[发明专利]一种地暖系统的清洁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8093.5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9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娟霞;刘俏雅;冀绪颖;孙建新;张家乐;许芳斌;杨安宁;龚辉煌;郭献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主分类号: | F28G15/00 | 分类号: | F28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系统 清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暖系统的清洁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采集铺设地暖系统的房间的入水管处的第一压力值和出水管处的第二压力值;根据所述第一压力值与所述第二压力值的压强差对所述房间的地暖系统进行清洁。解决了地暖系统过滤器堵塞以及地暖长期不能清洗造成的地暖不热问题,实现了对地暖系统的管道清洁,节约了人力和物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地暖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暖系统的清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水地暖是现今流行的一种地板辐射采暖方式,水地暖通过地面盘管,把60℃以下的水作为热媒,热水在地面的热水管中流动,然后将热量均匀地传递到地板上,然后带动整个房间内温度的上升,从而达到取暖的需求。
过滤器得到作用是对供热水源中的污垢等杂质进行过滤,当供热水质内污垢不断积累时,导致过滤器堵塞,热水不能正常循环;地暖长期不能清洗也会造成地暖不热,在地暖采暖系统中,平均每年结垢约1毫米,而这1毫米的水垢可导致水温下降6℃。另外,地暖采暖系统主要采用专门设计的管道回路式结构,形状复杂,管路较长,供水温度的变化会产生钙镁离子垢,集中供暖还会有淤泥锈垢、菌藻等,如不定期处理,长期附着在管路内壁上,会使地暖采暖系统温度降低,出现故障,甚至造成地暖管路栓塞。
现今地暖采暖系统多为定时清洗,无法根据管内污垢进行自动清洗,管内杂质堆积严重时会导致管道堵塞,管道堵塞后的管路无法供热,导致室内升温慢,控制不便,若对整个管路进行换管工程浩大,会造成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损失,浪费人力和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暖系统的清洁方法和装置,解决了地暖系统过滤器堵塞以及地暖长期不能清洗造成的地暖不热问题,实现了对地暖系统的管道清洁,节约了人力和物力。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暖系统的清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铺设地暖系统的房间的入水管处的第一压力值和出水管处的第二压力值;根据所述第一压力值与所述第二压力值的压强差对所述房间的地暖系统进行清洁。
进一步的,采集铺设地暖系统的房间的入水管处的第一压力值和出水管处的第二压力值包括:当所述地暖系统的覆盖多个房间时,采集各个房间入水管处的第一压力值和出水管处的第二压力值;分别获取各个房间入水管处的第一压力值和出水管处的第二压力值;相应的,根据所述第一压力值与所述第二压力值的压强差对所述房间的地暖系统进行清洁包括:根据各房间第一压力值与第二压力值的压强差对各个房间进行标识,将压强差大于预设压强阈值的房间作为第一房间;通过降低所述第一房间的压强差对地暖系统进行自清洁。
进一步的,通过降低所述第一房间的压强差对地暖系统进行自清洁包括:将压强差小于预设压强阈值的房间作为第二房间;控制所述第一房间的分控制阀开度为最大且控制所述第二房间的分控制阀关闭,控制所述房间的总入水管处的泵工作,进行自清洁;当所述第一房间的压强差降低至小于所述预设压强阈值时,自清洁结束。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采集各个房间的温度;判断所述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对各个房间进行标识,将温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的房间作为第三房间,将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阈值的房间作为第四房间;控制减少所述第三房间入水管的水流量,增加所述第四房间入水管的水流量。
进一步的,控制减少所述第三房间入水管的水流量,增加所述第四房间入水管的水流量包括:通过减小所述房间分控制阀的开度,减少所述入水管的水流量;通过增大所述房间分控制阀的开度,增加所述入水管的水流量。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第一压力值与所述第二压力值的压强差对所述房间的地暖系统进行清洁,包括:若所述压强差超过预设压强阈值,则通过压力传感器向单片机发送报警指令,以使所述单片机发出报警指令,提醒用户及时对所述房间的地暖系统进行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未经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80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