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9319.5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7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苏海霞;张捍东;倪漫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041;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0 | 代理人: | 钟子敏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技术是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每个人(包括指纹在内)皮肤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是唯一的,并且终生不变。依靠这种唯一性和稳定性,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比较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因此指纹识别技术非常适合于身份识别。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终端已集合了各个领域的功能。因此,其完全性尤为重要。所以相应地,指纹识别技术被应用到智能终端领域。但是在目前的智能终端中,当人体误触碰到指纹模块时,整个终端都会振动以提醒用户该触碰操作,这种整机的振动不仅耗能大,还会让使用者感觉比较烦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能够避免因误碰而引起整个终端的震动,节约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触控模块,用于侦测其上是否有触控事件发生;振动模块,与触控模块连接;其中,当触控模块侦测到有触控事件发生时,振动模块产生振动以带动触控模块进行振动。
其中,振动模块包括:振动振子,与触控模块连接;驱动线圈,靠近振动振子设置;其中,当触控模块侦测到有触控事件发生时,驱动线圈接收触发驱动电压以驱动振动振子带动触控模块进行振动。
其中,触控模块为指纹识别模块。
其中,触控模块与移动终端的其它部分之间通过非传导振动的材料而连接在一起,以避免触控模块所产生的振动传导至整个移动终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振动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指令而侦测移动终端的状态是否触发振动条件,并当侦测移动终端触发振动条件时,第一振动模块产生振动从而使移动终端整体产生第一强度的振动;触控模块,用于侦测其上是否发生触控事件;第二振动模块,与触控模块连接,且当触控模块侦测到有触控事件发生时,第二振动模块产生振动以带动触控模块进行第二强度的振动。
其中,第一强度大于第二强度。
其中,第二振动模块包括:振动振子,与触控模块连接;驱动线圈,靠近振动振子设置;其中,当触控模块侦测到有触控事件发生时,驱动线圈接收触发驱动电压以驱动振动振子带动触控模块进行振动。
其中,触控模块为指纹识别模块。
其中,触控模块与移动终端的其它部分之间通过非传导振动的材料而连接在一起,以避免触控模块所产生的振动传导至整个移动终端。
其中,非传导振动的材料为密封胶或者泡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包括触控模块和振动模块,其中,触控模块用于侦测移动终端上是否有触控事件发生;振动模块用于与触控模块连接,并在触控模块侦测到有触控事件发生时,产生振动以带动触控模块进行振动,避免因误碰而引起整个移动终端的震动,进而可以节约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第六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10包括:触控模块11和振动模块12。其中,振动模块12与触控模块11相连接。
其中,移动终端1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可穿戴设备等。
其中,触控模块11用于侦测在移动终端上是否有触控事件发生。当触控模块11侦测到有触控事件发生时,振动模块12产生振动以带动触控模块11进行振动。需要注意的是,振动模块12只可以带动触控模块11进行振动,并不能带动整个移动终端10进行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93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