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开裂添加剂、抗开裂添加剂制备方法及不饱和聚酯涂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8538.1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9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陆小辉;管莹;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杰晟蜀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7/65 | 分类号: | C09D7/65;C08G63/676;C09D16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刘金蓉 |
地址: | 61193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裂 添加剂 制备 方法 不饱和 聚酯 涂料 | ||
本发明涉及化工合成领域,提供了一种抗开裂添加剂、抗开裂添加剂制备方法及不饱和聚酯涂料。添加剂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不饱和二元酸5.4‑30份,二元醇0.6‑10份,聚醚二醇40‑55份,抗氧化剂0.1‑0.2份以及溶剂18.7‑20.4该涂料具有优异的抗开裂性能。该添加剂能够有效改善漆膜的开裂性能,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潜力;抗开裂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不饱和二元酸、二元醇、聚醚二醇、以及抗氧化剂混合,通入惰性气体,升温后进行脱水缩合反应,后降温,加入溶剂,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不饱和聚酯涂料,包括质量分数为1%‑5%的上述抗开裂添加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合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开裂添加剂、抗开裂添加剂制备方法及不饱和聚酯涂料。
背景技术
传统不饱和聚酯树脂在交联固化过程中,由于氧气的存在,会形成过多的低活性自由基,从而影响聚合物分子链的增长,使涂膜表面发黏。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漆膜在空气中的干燥性,通常会引入双环戊二烯结构加以解决,但是双环戊二烯结构的引入会同时增大树脂脆性,导致这些传统双环戊二烯改性的不饱和聚酯有一共同缺点,在制备不饱和聚酯涂料时,有不同程度的开裂风险,特别在冬季气温较低或漆膜较厚时尤其突出。
因此,发明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抗开裂添加剂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开裂添加剂,该添加剂能够有效改善漆膜的开裂性能,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潜力。
本发明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开裂添加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
本发明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饱和聚酯涂料,该涂料具有优异的抗开裂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优选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抗开裂添加剂,添加剂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不饱和二元酸5.4-30 份,二元醇0.6-10份,聚醚二醇40-55份,抗氧化剂0.1-0.2份以及溶剂18.7-20.4 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不饱和二元酸为20-30份,二元醇为2-10份,聚醚二醇为50-55份,抗氧化剂为0.15-0.2份以及溶剂为19-20.4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不饱和二元酸包括顺丁烯二酸酐、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衣康酸以及不饱和二元羧酸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二元醇包括新戊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2,2, 4-三甲基-1,3-戊二醇以及1,4-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聚醚二醇包括聚氧化乙烯二醇,聚氧化丙烯二醇,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共聚二醇,以及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聚氧化乙烯二醇的分子量为 400-8000,聚氧化丙烯二醇的分子量为400-8000,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共聚二醇的分子量为400-8000,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分子量为250-300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抗氧化包括次磷酸和亚磷酸三苯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溶剂包括丙二醇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丙醚以及丙二醇单丁醚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上述抗开裂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不饱和二元酸、二元醇、聚醚二醇、以及抗氧化混合,通入惰性气体,升温到200-210℃进行脱水缩合反应,当反应程度达到95%时停止反应,降温到100℃,加入溶剂。
一种不饱和聚酯涂料,包括质量分数为1%-5%的上述抗开裂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杰晟蜀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杰晟蜀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85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