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三疣梭子蟹的渔礁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6851.1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2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于飞;陆波;张天时;高焕;张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渔业技术指导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73 | 分类号: | A01K61/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疣梭子蟹 翼部 半圆形凹槽 圆柱形孔 弧状 脊柱式结构 人工渔礁 实心柱状 首尾插接 主体侧面 主体一端 组装拆卸 贝壳状 圆弧形 插接 池塘 隐蔽 移动 自由 配合 | ||
一种适用于三疣梭子蟹的渔礁,所述渔礁包括1个以上的渔礁主体和自由插接在渔礁主体上的弧状翼,所述的渔礁主体为实心柱状,渔礁主体一端有圆柱形突出,另一端有与圆柱形突出相配合的圆柱形孔,渔礁主体侧面有半圆形凹槽,所述的弧状翼分为根部和翼部,所述的根部为圆弧形,根部正好插入渔礁主体的半圆形凹槽中,翼部呈贝壳状展开,多个渔礁主体通过突出与圆柱形孔首尾插接相连形成人工渔礁。本发明渔礁为脊柱式结构,组装拆卸方便,便于在池塘中布置或移动,渔礁的翼部为三疣梭子蟹提供了隐蔽场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三疣梭子蟹的渔礁。
背景技术
三疣梭子蟹是我国北方沿海水产养殖的主要养殖品种,三疣梭子蟹一般栖息于软泥、砂泥底石下或水草中,由于人工养殖环境与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为了模拟三疣梭子蟹和海参生活的天然环境,人们在养殖池塘中投放人工渔礁以增加隐蔽场所,改善栖息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三疣梭子蟹的渔礁,利用本发明渔礁进行池塘养殖,为养殖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同时提高水体利用率,增加泥塘养殖经济效益。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三疣梭子蟹的渔礁,所述渔礁包括1个以上的渔礁主体和自由插接在渔礁主体上的弧状翼,所述的渔礁主体为实心柱状,渔礁主体一端有圆柱形突出,另一端有与圆柱形突出相配合的圆柱形孔,渔礁主体侧面有半圆形凹槽,所述的弧状翼分为根部和翼部,所述的根部为圆弧形,根部正好插入渔礁主体的半圆形凹槽中,翼部呈贝壳状展开,多个渔礁主体通过突出与圆柱形孔首尾插接相连形成人工渔礁,所述的渔礁主体长度为0.6-2.1m,直径为6-9cm。
进一步,所述的凹槽深度为3-5cm。
进一步,所述的翼从根部末端到翼部顶端的最大长度为10-20c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渔礁为脊柱式结构,组装拆卸方便,便于在池塘中布置或移动,渔礁的翼部为三疣梭子蟹提供了隐蔽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渔礁主体结构示意图:1、弧状翼,2、突出,3、孔,4、凹槽。
图2弧状翼侧视图;
图3弧状翼正视图;5、根部,6、翼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解释,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三疣梭子蟹的渔礁,如图1所示,所述渔礁包括1个以上的渔礁主体和自由插接在渔礁主体上的弧状翼1,所述的渔礁主体为实心柱状,渔礁主体一端有圆柱形突出2,另一端有与圆柱形突出相配合的圆柱形孔3,渔礁主体侧面有半圆形凹槽4,所述的弧状翼分为根部5和翼部6,所述的根部为圆弧形,根部正好插入渔礁主体的半圆形凹槽中,翼部呈贝壳状展开,如图2、3所示,多个渔礁主体通过突出与圆柱形孔首尾插接相连形成人工渔礁。
所述的渔礁主体长度为1.5m,直径为8cm。
所述的凹槽深度为4cm。
所述的翼从根部末端到翼部顶端的最大长度为15cm。
利用上述渔礁对三疣梭子蟹进行养殖,组装拆卸方便,便于在池塘中布置或移动,渔礁的翼部为三疣梭子蟹提供了隐蔽场所,减少了三疣梭子蟹之间的争斗,可以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渔业技术指导站,未经连云港市渔业技术指导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6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深水抗风浪网箱组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动调节投食量的鮰鱼养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