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轴静电纺丝可注射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2382.6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5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罗恩;刘瑶;刘显;毕瑞野;林云锋;周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47/42;A61K47/36;A61K47/10;A61K47/34;A61K31/09;A61K31/4745;A61P35/00;D01F8/02;D01F8/18;D01F8/16;D01F8/14;D01F8/10;D01D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静电 纺丝 注射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同轴静电纺丝可注射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物降解性材料Ⅰ溶解于有机体系Ⅰ中,用浓度为1%~3%的醋酸调节溶液pH值为3~5,搅拌均匀,再加入抗肿瘤药剂Ⅰ,搅拌,得壳层溶体;其中,生物降解性材料Ⅰ与有机体系Ⅰ的重量体积比为0.1~0.3:2,抗肿瘤药剂Ⅰ与有机体系Ⅰ的重量体积比为0.1~0.4:5;
所述生物降解性材料Ⅰ为明胶、壳聚糖或聚乙二醇;
所述有机体系Ⅰ是醋酸、稀盐酸、三氟乙酸中的任一种与碳酸二甲酯混合,两者的体积比为7.5~8:2~3;
(2)将生物降解性材料Ⅱ溶解于有机体系Ⅱ中,搅拌均匀,加入抗肿瘤药剂Ⅱ,继续搅拌,再加入致孔剂,混合均匀,得芯层溶体;其中,生物降解性材料Ⅱ与有机体系Ⅱ的重量体积比为0.15~0.22:1,抗肿瘤药剂Ⅱ与有机体系Ⅱ的重量体积比为0.02~0.08:1,致孔剂与生物降解性材料Ⅱ的重量比为0.8~1.2;
所述生物降解性材料Ⅱ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乳酸或聚二甲基丙烯酰胺;
所述有机体系Ⅱ是二氯甲烷、三氟乙醇、六氟异丙醇、三氯甲烷中的任一种与N,N-二甲基酰胺混合,两者的体积比为7~9:1~3;
所述致孔剂是粒径为245~250nm的氯化钠颗粒;
(3)分别将壳层溶体和芯层溶体置于注射器内,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壳层溶体注射器推注流速为0.25~0.32mL/h,芯层溶体注射器推注流速为0.12~0.16mL/h,两者流速比为1.5~3:1;纺丝电压为12~15KV,喷头管口与收集板之间的间距为15~20cm,制备得到同轴静电纺丝纤维膜,将纤维膜于0~4℃的超纯水中静置2~5min,再于冰浴中超声振荡20~36次,共4~6min,然后1200~2000r/min离心5~8min,收集沉淀,真空干燥,得到壳层纤维包裹芯层纤维的同轴静电纺丝可注射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静电纺丝可注射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致孔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双磺基丁二酸钠溶于正庚烷中,于常温下不断搅拌,再滴加溶有氯化钙粉末的甲酰胺溶液;其中,氯化钙粉末与甲酰胺的重量体积比为0.03~0.06:1,双磺基丁二酸钠与正庚烷的重量体积比为0.7~0.9:5,正庚烷溶液与甲酰胺溶液的体积比为8~11:1;
(2)于常温下搅拌步骤(1)所得溶液1~1.5h,加入1.4~1.6倍步骤(1)所得溶液体积的丙酮,超声振荡10min,然后3500r/min离心10min,收集沉淀物,并加入体积为2.5~4.5倍沉淀物重量的丙酮,于35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真空干燥,得致孔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静电纺丝可注射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同轴静电纺丝过程中,壳层溶体注射器和芯层溶体注射器的推注流速比为2:1,纺丝电压为12KV,喷头管口与收集板之间的间距为18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静电纺丝可注射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同轴静电纺丝可注射纤维直径为600~1200nm,长径为8~20μm。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同轴静电纺丝可注射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23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