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2吞吐选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1320.3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0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应付;赵淑霞;廖海婴;周银邦;聂俊;张庆新;于洪敏;周元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2 吞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CO2吞吐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候选井所属油藏影响CO2吞吐的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参数数值分布范围;
2)基于各个因素的参数数值分布范围进行正交设计实验以确定N个最主要影响因素;
3)根据所确定的N个最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和换油率的响应面模型;
4)将各个候选井的参数代入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换油率的响应面模型中,计算各个候选井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换油率的数值;
5)基于所计算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换油率的数值从所述候选井里选取目标井;
步骤2)包括以下子步骤:
2.1)基于各个因素的参数数值分布范围进行正交设计实验;
2.2)将评价CO2吞吐效果的至少一个参数整合为综合评价参数;
2.3)利用正交设计实验计算综合评价参数的值,并获得各个影响因素的极差;
2.4)选取极差最大的N个值作为最主要影响因素;
所述综合评价指标的响应面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Z=-0.38640+1.75110×A-0.23139×B-0.017842×C-0.015433×D+4.14746×A×B-0.17412×A×C+0.038613×A×D-0.020404×B×C+0.027538×B×D+2.45189E-004×C×D+0.13945×A2-1.41500×B2
其中:A、B、C、D为依次选取的极差最大的四个参数;
所述换油率的响应面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R1=-1.94204+10.28553×A+0.042139×B-0.10821×C-0.018680×D+15.68750×A×B-0.62389×A×C-0.069478×A×D-0.074277×B×C-1.13575E-003×B×D+4.76019E-003×C×D-1.32719×A2-4.70149×B2+0.017078×C2-3.68423E-005×D2
其中:A、B、C、D为依次选取的极差最大的四个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吞吐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子步骤2.2)将评价CO2吞吐效果的至少一个参数整合为综合评价参数根据如下公式进行:
Z=0.399C+0.369Qo+0.130ZR+0.073R-0.029fw (1)
其中C为换油率、Qo为平均周期增油量、ZR为采收率增幅、R为阶段采出程度、fw为含水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吞吐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根据所确定的N个最主要影响因素,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数值模拟建立综合评价指标的换油率的响应面模型建立综合评价指标和换油率的响应面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O2吞吐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极差最大的4个值作为最主要影响因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吞吐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包括:
按照步骤4)中计算的综合评价指标值对候选井进行排序,选择综合评价指标值排序在预设排名之前,并且换油率大于预设换油率的井作为CO2吞吐的目标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吞吐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综合评价指标值排序在前1/2,并且换油率大于CO2价格/(油价-吨油成本)的候选井作为CO2吞吐的目标井。
7.一种CO2吞吐选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1)确定候选井所属油藏影响CO2吞吐的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参数数值分布范围;
2)基于各个因素的参数数值分布范围进行正交设计实验以确定N个最主要影响因素;
3)根据所确定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和换油率的响应面模型;
4)将各个候选井的参数代入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换油率的响应面模型中,计算各个候选井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换油率的数值;
5)基于所计算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换油率的数值从所述候选井里选取目标井;
步骤2)包括以下子步骤:
2.1)基于各个因素的参数数值分布范围进行正交设计实验;
2.2)将评价CO2吞吐效果的至少一个参数整合为综合评价参数;
2.3)利用正交设计实验计算综合评价参数的值,并获得各个影响因素的极差;
2.4)选取极差最大的N个值作为最主要影响因素;
所述综合评价指标的响应面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Z=-0.38640+1.75110×A-0.23139×B-0.017842×C-0.015433×D+4.14746×A×B-0.17412×A×C+0.038613×A×D-0.020404×B×C+0.027538×B×D+2.45189E-004×C×D+0.13945×A2-1.41500×B2
其中:A、B、C、D为依次选取的极差最大的四个参数;
所述换油率的响应面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R1=-1.94204+10.28553×A+0.042139×B-0.10821×C-0.018680×D+15.68750×A×B-0.62389×A×C-0.069478×A×D-0.074277×B×C-1.13575E-003×B×D+4.76019E-003×C×D-1.32719×A2-4.70149×B2+0.017078×C2-3.68423E-005×D2
其中:A、B、C、D为依次选取的极差最大的四个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13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应急预案辅助管理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