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支腿混合动力反循环锚固钻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8455.6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6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朱会昆;康文波;穆迪;高翼;赵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15/00;E21B2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支腿 混合 动力 循环 锚固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支腿混合动力反循环锚固钻机,属于工程钻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工程钻探机械中,钻机运输必须经过上下车的环节,不但不便利而且危险性高。针对不同的施工工程,考虑到电力因素,钻机应能恰当的选择动力执行机构。传统的钻探方法为空压机配合钻机进行正循环钻进,此种钻探方法一般都会造成钻探施工现场空气质量特别差,操作工人的工作环境特别恶劣,对工人的身心健康危害特别大,同时不利于在地质钻探施工中的地层土壤取样,不符合国家的绿色、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支腿混合动力反循环锚固钻机,该高支腿混合动力反循环锚固钻机有效解决了上下车的安全可靠性、动力执行机构的适应性,具有高效、安全、环保、适应性强等特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支腿混合动力反循环锚固钻机,包括天车、桅杆总成、高支腿、反循环驱动装置、卷扬提升机、控制系统、液压系统、油箱、动力系统;所述高支腿垂直安装在桅杆总成的侧面,桅杆总成水平安装,且高支腿为多个可向下撑起的伸缩支腿;所述反循环驱动装置安装在桅杆总成上,由液压系统提供动力,并控制高支腿的伸缩;所述桅杆总成安装在整体的上部位置,在整体的中、下部位置安装卷扬提升机、控制系统、液压系统、油箱、动力系统,在桅杆总成的前端安装有天车,油箱管道连接至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内设置有电动模块和柴油动力模块并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控制动力系统的动力切换、反循环驱动装置的操作、液压系统的启停。
所述反循环驱动装置内为反循环双通道,工作时在内通道内形成负压,使钻探岩渣形成反循环排出。
还包括起竖平动机构,起竖平动机构安装在桅杆总成底部,并辅助高支腿的伸缩过程平稳进行。
还包括冲扣器和夹持器,冲扣器和夹持器安装在桅杆总成的后端位置。
还包括转臂,转臂安装在与动力系统同一水平面的位置上。
所述控制系统、液压系统、油箱、动力系统安装在底盘上,在底盘底部安装履带行进装置,履带行进装置由履带底盘带动,动力系统为履带底盘提供动力。
所述高支腿为三段式伸缩。
所述高支腿伸展总长为缩进总长的2.7倍,且高支腿缩进总长大于反循环驱动装置的高度。
所述高支腿在缩进状态下,底部高于所述履带底盘所在水平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解决了上下车的安全可靠性、动力执行机构的适应性,具有高效、安全、环保、适应性强等特点,从而达到节约成本、增加安全性、增加稳定性、减缓人工劳动强度的目标,完全满足工程操作人员对现代工程钻探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天车,2-桅杆总成,3-高支腿,4-反循环驱动装置,5-卷扬提升机,6-起竖平动机构,7-冲扣器,8-夹持器,9-履带底盘,10-转臂,11-控制系统,12-液压系统,13-油箱,14-动力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支腿混合动力反循环锚固钻机,包括天车1、桅杆总成2、高支腿3、反循环驱动装置4、卷扬提升机5、控制系统11、液压系统12、油箱13、动力系统14;所述高支腿3垂直安装在桅杆总成2的侧面,桅杆总成2水平安装,且高支腿3为多个可向下撑起的伸缩支腿;所述反循环驱动装置4安装在桅杆总成2上,由液压系统12提供动力,并控制高支腿3的伸缩;所述桅杆总成2安装在整体的上部位置,在整体的中、下部位置安装卷扬提升机5、控制系统11、液压系统12、油箱13、动力系统14,在桅杆总成2的前端安装有天车1,油箱13管道连接至动力系统14,动力系统14内设置有电动模块和柴油动力模块并为液压系统12提供动力;所述控制系统11连接控制动力系统14的动力切换、反循环驱动装置4的操作、液压系统12的启停。
所述反循环驱动装置4内为反循环双通道,工作时在内通道内形成负压,使钻探岩渣形成反循环排出。
还包括起竖平动机构6,起竖平动机构6安装在桅杆总成2底部,并辅助高支腿3的伸缩过程平稳进行。
还包括冲扣器7和夹持器8,冲扣器7和夹持器8安装在桅杆总成2的后端位置。
还包括转臂10,转臂10安装在与动力系统14同一水平面的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8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快速换色技术倒灌式热流道系统精密模具
- 下一篇: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