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OV采样篮液压组合插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8287.0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8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许可;罗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B1/04 | 分类号: | F16B1/04;F16B19/02;F15B15/14;F15B15/20;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ov 采样 液压 组合 插销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ROV采样篮液压组合插销装置,包括采样篮,所述采样篮的底部通过插销连接,所述插销的安装结构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大缸筒,大缸筒的一端安装液压阀箱;所述大缸筒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杆组件,所述活塞杆组件通过密封圈与大缸筒的内壁面密封,所述活塞杆组件的一端面通过压缩弹簧与大缸筒的内壁连接;位于大缸筒的内部间隔安装有多个单作用弹簧复位缸,每个单作用弹簧复位缸的旁边分别安装液压油管,所述液压油管伸出大缸筒的上顶面,所述大缸筒的上顶面分别安装有多个插销,所述插销的下部与活塞杆组件配合连接;液压油管均与液压阀箱接通。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机器人作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ROV采样篮液压组合插销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下机器人ROV由于其机动灵活,能够在水中长时间工作而日益成为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工具,其广泛应用于海洋救助打捞、海洋石油开采、水下工程施工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海洋生物学家也纷纷通过水下机器人ROV对海洋生物进行实时观测,对有价值的微生物和宏生物样品通过ROV的机械手进行抓取,并通过固定搭载在ROV艏部托盘上的采样篮进行收集和存储,以便于上岸后的实验室观测、培养与研究。ROV作业需要配套相应的母船和甲板布放设施,单次作业的费用昂贵,因此,科学家们都希望在ROV的每个潜次都能携带尽可能多的采样篮,以便于在有限的潜次内采集足够多的生物样品,由于ROV作业的海域常伴有一定流速的海流,为了防止搭载在ROV托盘上的采样篮脱落,采样篮需要通过插销锁紧在托盘上,然而目前每个采样篮的锁紧固定均通过一个液压油缸带动插销的伸缩完成采样篮的锁紧,由于液压油缸的长度一般均较长,导致该类型的锁紧机构占据了大部分的ROV托盘的空间,另外每个采样篮都需要单独配置一个液压缸和插销,这样不仅占据空间大,导致无法搭载更多的采样篮,另外该类锁紧方式无自锁功能,一旦ROV上的液压源关闭,液压阀箱组的微泄漏易导致液压缸内的压力无法维持,插销极有可能从采样篮的销孔中脱离,造成采样篮从ROV托盘上掉落。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ROV采样篮液压组合插销装置,从而解决现有ROV采样篮锁紧插销占据空间大,无自锁功能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占用空间小,一次可驱动多只销轴,并具有自锁功能的ROV采样篮液压组合插销。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ROV采样篮液压组合插销装置,包括采样篮,所述采样篮的底部通过插销连接,所述插销的安装结构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大缸筒,大缸筒的一端安装液压阀箱;所述大缸筒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杆组件,所述活塞杆组件通过密封圈与大缸筒的内壁面密封,所述活塞杆组件的一端面通过压缩弹簧与大缸筒的内壁连接;位于大缸筒的内部间隔安装有多个单作用弹簧复位缸,每个单作用弹簧复位缸的旁边分别安装液压油管,所述液压油管伸出大缸筒的上顶面,所述大缸筒的上顶面分别安装有多个插销,所述插销的下部与活塞杆组件配合连接;液压油管均与液压阀箱接通。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大缸筒的结构为:大缸筒成圆柱体结构,其上表面为一平面,在平面上间隔开有多个大圆孔,每个大圆孔的旁边为小圆孔,所述大缸筒的一端面还开有螺纹孔。
所述活塞杆组件的结构为:包括活塞杆本体,所述活塞杆本体上间隔安装有驱动活塞,位于一端的驱动活塞上设置有放置密封圈的沟槽,每个驱动活塞上均设置有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的截面成45°折角结构。
所述插销的结构为:包括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结构的上部设置有轴肩,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底部一端设置齿口,另一端设置自锁销孔。
所述单作用弹簧复位缸的结构为:包括单作用缸筒,所述单作用缸筒的内部通过活塞密封圈安装单作用活塞,所述单作用活塞的一端安装自锁活塞杆,所述自锁活塞杆伸出单作用缸筒,并通过缸筒密封圈密封,所述单作用缸筒的上部设置有进油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8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物料提升送料机
- 下一篇:一种90度转弯滚筒式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