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气幕及应急情况供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1245.4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0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瑜;高寿云;李斐;周斌;袁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9/00 | 分类号: | F24F9/00;B66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气幕 风机 供气系统 电梯门 蚊虫 有效防止蚊虫 风机控制器 供气调节阀 供气控制器 气幕调节阀 蓄电池 应急 供气端口 环境控制 建筑高层 空气调节 空气洁净 外界环境 外界空气 控制器 舒适性 抽气 气源 送风 断电 供气 呼吸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气幕及应急情况供气系统,属于空气调节和环境控制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界空气接口、风机、风机控制器、风机蓄电池、气幕调节阀、气幕控制器、气幕送风端口、供气调节阀、供气控制器和供气端口。本系统使用风机从外界环境抽气作为气源,通过设置在电梯门处的气幕端口在电梯门处形成气幕,隔绝了蚊虫和有害物质,可以有效防止蚊虫经电梯进入建筑高层,并保持电梯内部无蚊虫和空气洁净,提升电梯内人员的舒适性。此外,当电梯断电出现故障时,本系统可以向电梯内部供气,保障了人员在电梯内的呼吸安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气幕及应急情况供气系统,属空气调节及环境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居民住宅日益呈现高层化的特点,电梯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在炎热的夏季,不少蚊子、苍蝇等害虫进入电梯,从而蔓延至高层住宅。而此类住宅往往由于认为蚊虫无法达到该住宅高度,未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蚊设备,导致居民不堪其扰,无法睡眠,对其工作和生活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电梯进行防蚊虫设计,从根本上解决蚊虫进入建筑高层的问题。
电梯内空间较小,喷洒驱蚊药剂会严重损害电梯内空气品质,妨碍人员呼吸;电梯门需经常打开,安装纱门会导致开门不便。在电梯门处形成一道气幕隔断,不仅不会影响人员进出,而且可以防止蚊虫、外界有害气体和尘埃颗粒进入电梯,保证了电梯内部的空气品质。
近年来,气幕技术在煤矿安全救生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如专利CN201310236002.6提出了一种新型救生舱气幕喷淋系统,使用空气瓶为救生舱入口提供气幕防护;CN201220738413.6提出了一种矿用空气幕装置,使用倾斜喷射在救生舱内形成气幕;CN201320812611.7提出了一种避难硐室用气幕喷淋系统,覆盖了避难硐室防护门,阻挡外界有害气体和灰尘进入避难硐室内。综上所述,气幕在空间狭小的救生舱密闭空间内能够成功应用,意味着在同样空间狭小的电梯密闭空间内应用不存在技术问题。
另外,电梯出现故障时若搭载多人或存在孕妇等特殊人群,会存在缺氧及呼吸困难问题,随着故障时间的增加,该问题愈加显著。若在该狭小密闭空间直接通入氧气,会增加火灾的危险性。因此,考虑到电梯内人员安全防护的需要,可将气幕系统与应急情况供气系统耦合,使用外界环境空气作为气源,在不同用途下切换管路达到不同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性可靠性高、操作简便、可有效防御蚊虫进入高层建筑的电梯气幕及应急情况供气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电梯气幕及应急情况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界环境相连的外界空气接口(1)、驱动风机(2)、风机控制器(3)、风机蓄电池(4)、气幕调节阀(5)、气幕控制器(6)、气幕送风端口(7)、供气调节阀(8)、供气控制器(9)和供气端口(10)。
其中外界空气接口(1)与驱动风机(2)的入口相连。驱动风机(2)有两个出口,驱动风机(2)的第一出口与气幕调节阀(5)的入口相连,驱动风机(2)的第二出口与供气调节阀(8)的入口相连。气幕调节阀(5)的出口与气幕送风端口(7)的入口相连,供气调节阀(8)的出口与供气端口(10)的入口相连。气幕送风端口(7)的出口和供气端口(10)的出口均与电梯内部相通。
风机控制器(3)具有两个端口,两个端口均与驱动风机(2)相连;气幕控制器(6)具有两个端口,两个端口均与气幕调节阀(5)相连;供气控制器(9)具有两个端口,两个端口均与供气调节阀(8)相连。
驱动风机(2)上配备风机蓄电池(4),以确保应急情况下驱动风机(2)能够开启。
本发明提供的电梯气幕及应急情况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12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