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腐蚀环境下地下室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绑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4686.1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8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斌;周良;査尝鼎;朱胜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树脂涂层 腐蚀环境 钢筋绑扎 钢筋 地下室 氯化物 化学腐蚀环境 防锈功能 钢筋表面 钢筋位置 环氧涂层 基础底板 基础梁 破损率 湿腐蚀 绑扎 施工 保证 | ||
一种腐蚀环境下地下室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绑扎方法,所述腐蚀环境包括化学腐蚀环境、热湿腐蚀环境、氯化物渗透腐蚀环境,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划出地下室环氧树脂涂层钢筋位置线,b、运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到使用部位,c、绑扎基础底板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和基础梁环氧树脂涂层钢筋,d、墙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绑扎。本发明的腐蚀环境下地下室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绑扎方法具有钢筋施工科学合理,保证钢筋表面环氧树脂涂层的完整性,有效的钢筋绑扎措施更好地发挥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的抗腐防锈功能和解决环氧涂层钢筋施工破损率高难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绑扎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化学腐蚀环境、热湿腐蚀环境、氯化物渗透腐蚀环境下地下室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绑扎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是化学腐蚀环境、热湿腐蚀环境、氯化物渗透腐蚀环境地区土建工程、海洋工程面临的重要问题,钢筋腐蚀会引起工程的灾难性事故。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是解决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重要方法。环氧涂层在钢筋与混凝土间有抗氧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渗透的作用,以及涂层与钢筋间的强结合力,使得在混凝土中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具有极佳的抗腐蚀作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与裸钢筋相比,因环氧涂层而额外增加的费用,只占工程总费用很小的部分,但由此可延长钢筋的使用寿命20年以上。在腐蚀环境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应用环氧涂层钢筋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但从环氧钢筋的防护要求、施工特性等方面分析,如果不相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及特殊措施,而导致环氧涂层破损、不完整、有孔洞等缺陷,在腐蚀环境中钢筋混凝土的钢筋依然会腐蚀,且局部的腐蚀扩散往往比无环氧树脂涂层的钢筋还要快,从而使得使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的功效大打折扣,经济效益、结构安全等得不到有效保证。
中国专利CN104559683A于2015年4月29日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湿热侵蚀的双组份环氧树脂涂层,其中就指出:我国使用7-25年的海港码头有近90% 出现了混凝土内钢筋的锈蚀破坏,全世界基础设施每年因为海洋腐蚀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7000亿美元。
因此已知的用于腐蚀环境下混凝土梁模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施工中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施工工艺导致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保证钢筋施工过程中表面环氧树脂涂层完整性的腐蚀环境下地下室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绑扎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腐蚀环境下地下室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绑扎方法,所述腐蚀环境包括化学腐蚀环境、热湿腐蚀环境、氯化物渗透腐蚀环境,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划出地下室环氧树脂涂层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地下室环氧树脂涂层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地下室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根数,在底板上弹出地下室环氧树脂涂层钢筋位置线;
b、运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到使用部位: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施工过程中,对成形好的环氧涂层钢筋,要做到成品保护,施工时要轻抬轻放,重叠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用木方隔开,预防破坏环氧涂层,如果有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破损现象,严格按照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制造商的指示进行修复;
c、绑扎基础底板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和基础梁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包括以下步骤:
(1)按弹出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决定下层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哪个方向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再铺长向环氧树脂涂层钢筋;
(2)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必须将环氧树脂涂层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环氧树脂涂层钢筋不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4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