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异构资源上构建内容分发网络平台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6602.1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5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田凌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王昌贵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汇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 构建 内容 分发 网络 平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异构资源上构建内容分发网络平台的方法和系统,内容分发网络平台包括逻辑应用层和基础资源层,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逻辑应用层在收到应用创建请求后根据创建请求确定应用的实际资源配置需求信息和资源类型信息,然后将实际资源配置需求信息和资源类型信息发送给基础资源层;基础资源层根据接收到的实际资源配置需求信息和资源类型信息创建应用的基础资源环境。本发明基于自定义逻辑应用模型,以能力建模的方式实现对物理机、虚拟机、容器等多种异构技术方案构建的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利用异构技术构建内容分发网络,将应用管理服务从资源架构里剥离出来,但仍然保持各种资源技术的独特价值、特点和智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容分发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异构资源上构建内容分发网络平台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构建在网络之上,依靠部署在各地的边缘服务器,通过中心平台的负载均衡、内容分发、调度等功能模块,使用户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用户访问响应速度和命中率。
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和下载使网络数据量飞速上升,网络游戏产业逐渐成熟,特别是网络视频等需要高带宽的内容,对服务器和网络带宽的压力更大,对内容分发网络服务需求迫切。网站的内容类型不断增加和丰富,在新的需求下,流媒体、Flash、视频和下载等网站内容及业务成了新的主要应用对象。为了给软件下载、视频流媒体、企业网页(Web)应用、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B2B)交易和第二代互联网(Web 2.0)互动等各种服务加速,传统的内容分发网络技术之上又增加了压缩、流量整形、智能路由和网络优化等技术。随着内容分发网络能够提供加速的内容类型不断丰富,其提供的服务也已从单纯的内容加速拓展到应用和服务的加速。再加上直播的兴起,给内容分发网络带来新的爆发式增长。传统的服务器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支撑日益增长的内容分发网络业务。
2010年开始的云计算风潮,以及2013年兴起的容器(Docker)等新兴虚拟化技术,给内容分发网络带来了新的技术风向。这些新的技术各有所长,可以部分改善传统物理服务器模式下的劣势,带来更高的灵活性及资源利用率,以及硬件故障下的高可用性,更高的运维效率等等。
然而因为新技术接口各不相同互不兼容,造成了巨大的管理挑战。现有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各体系内的融合,比如私有云与公有云的管理融合,但是没有横跨物理服务器、虚拟服务器、虚拟主机及容器的统一管理体系。OpenStack有实现一套与Docker的整合方案。但是该方案是基于OpenStack进行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这一层的整合,实际效果不好。不支持Docker的一些高级特性,因为Nova API是对机器的抽象,而Docker API包含了对进程/应用的抽象。
如何将新的技术快速融入到内容分发网络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有:(1)因为不同的系统管理差异较大,内容分发网络系统在引入新的子系统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将新子系统融入到内容分发网络系统之中。(2)不同子系统之间互相兼容性不高,对于垂直化管理造成了巨大的管理挑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异构资源上构建内容分发网络平台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一种在异构资源上构建内容分发网络平台的方法,内容分发网络平台包括逻辑应用层和基础资源层,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逻辑应用层在收到应用创建请求后根据创建请求确定应用的实际资源配置需求信息和资源类型信息,然后将实际资源配置需求信息和资源类型信息发送给基础资源层;
基础资源层接收到实际资源配置需求信息和资源类型信息,根据实际资源配置需求信息和资源类型信息创建应用的基础资源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66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