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及基于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正负压输出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8916.7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8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俞斌;杨维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基于 显示屏 正负 输出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移动终端及基于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正负压输出控制方法,所述方法通过预先将移动终端显示屏的负电压供电端、正电压供电端通过所述中间电路与电池相连接;当检测到用户点亮屏幕的指令时,控制中间电路同时输出正负电压;之后执行显示相关初始化程序。使显示屏的正电压和负电压两路供电同时输出,以加快显示屏初始化,避免无必要的延时等待时间,从而加快显示屏的显示性能,为用户提供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移动终端及基于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正负压输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显示这一块一直是移动终端厂商之间的必争之地;目前移动终端均采用大屏、高清、高分辨率的显示屏,从而使显示效果达到最佳,以满足用户对于显示屏日益增高的要求。对于显示屏来说,其显示往往需要一个正电压和一个负电压,在现有技术中,均是通过分别设置正电压和负电压,使移动终端的电源管理芯片分别输出两路电压(一路正电压、一路负电压)给显示屏供电。
在现有技术中,需要两路电压同时设置,而因为设置必然是有先有后,所以在设完一路电压的同时另一路必然是延后一点时间(此时间很短)才设置的,这样就会对显示屏初始化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是初始化时间变长。比如,显示屏有一路正电压、一路负电压给显示屏供电,先设正电压,再设负电压,然后必须等待一个时间(比如0.1秒)待两路电压都稳定了才能对显示屏初始化。这个对显示屏初始化的影响通常是百毫秒级的,不利于以加快显示屏初始化时间,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延时等待时间,从而加快显示屏的显示性能。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基于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正负压输出控制方法。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显示屏的正负压输出方法,旨在使显示屏的正电压和负电压两路供电同时输出,以加快显示屏初始化,避免无必要的延时等待时间,从而加快显示屏的显示性能,方便用户使用,为用户提供方便。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与显示屏连接的负电压供电端,与显示屏连接的正电压供电端,其中,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正电压供电端、负电压供电端连接的用于当检测到点亮屏幕的指令时控制同时输出正负电压的中间电路;与所述中间电路连接的电池,与所述中间电路连接的主控制器;
所述中间电路包括:一与显示屏的正电压供电端连接的电压加法器,一与显示屏的负电压供电端连接的电压减法器,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第二电压输出模块,以及分别与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第二电压输出模块连接的开关;
第一电压输出模块用于输出第一电压,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用于输出第二电压;所述电压加法器有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压输出模块和第二电压输出模块,电压加法器的输出端则连接至显示屏的正电压供电端;所述电压减法器有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压输出模块输出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输出模块输出的第二电压,电压减法器的输出端则连接至显示屏的负电压供电端,所述开关连接一主控制器;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当检测到点亮屏幕的指令时控制中间电路同时输出正负电压;
所述开关由控制端控制,当开关合上时中间电路有电,第一电压输出模块输出第一电压,第二电压输出模块输出第二电压;电压加法器将第一电压输出模块输入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输出模块输入的第二电压相加得到的第一结果输出至显示屏的正电压供电端;电压减法器将第二电压输出模块输入的第二电压与第一电压输出模块输入的第一电压相减得到的第二结果输出至显示屏的负电压供电端。
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开关通过控制端连接主控制器。
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开关还通过供电端连接电池。
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中间电路包括与显示屏连接的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包括:与电压加法器连接的正电压输出端,和电压减法器连接的负电压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89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