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3477.0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5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浚泯;魏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碧洋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驱动 方法 | ||
显示面板包含复数条闸极线以与门极驱动器。闸极驱动器包含复数个移位缓存单元。移位缓存单元每一者包含上拉电路、驱动电路以及下拉电路。上拉电路对移位缓存单元中第一节点进行充电。驱动电路耦接至第一节点,并根据第一节点的电压信号输出驱动脉冲信号至相应闸极线。下拉电路耦接至驱动电路,并根据第一节点的电压信号对闸极线之一个进行放电。移位缓存单元包含设置于第一侧的第一移位缓存单元,以及设置于第二侧的第二移位缓存单元。第一移位缓存单元中的下拉电路根据第一节点的电压信号对相应于第二移位缓存单元之闸极线进行放电。
技术领域
本揭示内容是关于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是关于一种数组基板行驱动架构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近来,各种液晶显示器的产品已经相当地普及。随着目前产品规格对分辨率以及尺寸的要求越来越高,边框要求越来越窄的情况下,习知的数组基板行驱动架构也面临窄边框下配线难度提高的问题,难以达到所需的规格。
另一方面,习知上采用数组基板行驱动架构的显示面板,则受限于驱动线头尾两端信号差异,导致放电时间不一致,进而产生显示画面上亮暗线问题。
因此,如何能改善显示面板之架构,降低驱动线头尾两端信号差异以解决亮暗线问题,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域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揭示内容的一态样为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含复数条闸极线以与门极驱动器。闸极驱动器包含复数个移位缓存单元。移位缓存单元每一者包含上拉电路、驱动电路以及第一下拉电路。上拉电路用以对移位缓存单元中第一节点进行充电。驱动电路电性耦接至第一节点,并用以根据第一节点的电压信号输出驱动脉冲信号至相应于移位缓存单元之闸极线。第一下拉电路于第一节点电性耦接至驱动电路,并用以根据第一节点的电压信号对该些闸极线之一者进行放电。该些移位缓存单元包含设置于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的第一移位缓存单元,以及设置于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第二移位缓存单元。第一移位缓存单元中的第一下拉电路根据第一节点的电压信号对相应于第二移位缓存单元之闸极线进行放电,其中同一条闸极线仅自该些移位缓存单元中一者接收该驱动脉冲信号进行驱动。
本揭示内容的另一态样为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包含复数条闸极线、设置于第一侧的第一移位缓存单元,以及设置于相异于第一侧的第二侧的第二移位缓存单元。驱动方法包含:由第一移位缓存单元中的上拉电路对第一移位缓存单元中的第一节点进行充电;由第一移位缓存单元中的驱动电路根据第一节点的电压信号输出驱动脉冲信号至相应于第一移位缓存单元之闸极线;以及由第一移位缓存单元中的第一下拉电路根据第一节点的电压信号对相应于第二移位缓存单元之闸极线进行放电;其中该些闸极线每一者仅自该第一移位缓存单元或该第二移位缓存单元中之一者接收该驱动脉冲信号进行驱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揭示内容部分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揭示内容部分实施例所绘示的移位缓存单元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揭示内容部分实施例所绘示的移位缓存单元的具体电路图。
图4为根据本揭示内容部分实施例所绘示的电压波形图。
图5为根据本揭示内容其他部分实施例所绘示的移位缓存单元的具体电路图。
图6为根据本揭示内容部分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3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热送钢坯运输专用车底架
- 下一篇:一种长途客车用真空卫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