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杂散光双远心光学镜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8889.X | 申请日: | 201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8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姜杰;王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13/22 | 分类号: | G02B13/22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2 | 代理人: | 高亦哲 |
地址: | 71019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光 双远心 光学 镜头 | ||
1.一种消杂散光双远心光学镜头,包括前组镜筒一(5)、前组镜筒二(6)、前组镜筒三(8)、后组镜筒一(9)及后组镜筒二(12),其特征在于,前组镜筒一(5)、前组镜筒二(6)、前组镜筒三(8)、后组镜筒一(9)及后组镜筒二(12)依次连接;
前组镜片一(2)通过前组压圈一(1)安装在前组镜筒一(5)的物侧;前组镜片二(4)通过前组压圈二(3)安装在前组镜筒一(5)的像侧;
前组镜筒二(6)的像侧外部设有凸缘,凸缘上设有若干通孔;
前组镜筒三(8)的物侧外部安装装饰圈(7),装饰环(7)的一侧与前组镜筒二(6)的凸缘相贴合;
后组胶合片三(10)通过后组压圈一(11)安装在后组镜筒一(9)上;
后组镜片四(13)通过后组隔圈一(14)安装在后组镜筒二(12)的物侧;后组镜片五(15)通过后组隔圈二(16)安装在后组镜筒二(12)的像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杂散光双远心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组镜片一(2)、前组镜片二(4)、后组胶合片三(10)、后组镜片四(13)及后组镜片五(15)两侧的曲率通光口径的大小公差在0~+0.08mm范围,镜片与镜片曲率中心轴的同轴度偏差不超过±0.03mm,镜片与镜片中心间隔偏差不超过±0.0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杂散光双远心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组镜片一(2)、前组镜片二(4)、后组胶合片三(10)、后组镜片四(13)及后组镜片五(15)两侧的95%有效通光孔径都被严格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杂散光双远心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组镜筒一(5)、前组镜筒二(6)、前组镜筒三(8)、后组镜筒一(9)及后组镜筒二(12)的内壁做消光螺纹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杂散光双远心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在两组机构结合的位置内孔平面贴吸收杂散光的吸光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杂散光双远心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组镜筒二(6)、前组镜筒三(8)、后组镜筒一(9)等没有镜片配合的镜筒内壁紧贴边缘光线,降低了镜筒内壁对粗糙度的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杂散光双远心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组镜筒一(5)、前组镜筒二(6)、前组镜筒三(8)、后组镜筒一(9)及后组镜筒二(12)的有效孔径以外的区域全部涂黑消光墨,并通过酸洗进行无光氧化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杂散光双远心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组镜片一(2)、前组镜片二(4)、后组镜片四(13)及后组镜片五(15)的镜片镀膜为多层增透膜,膜层的透过率大于97%,曲率表面镀膜中心波长为520nm,450-650nm之间的波段内光线的反射率小于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杂散光双远心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组胶合片三(10)与后组镜片四(13)之间设置系统光阑,第一片透镜的中心厚度6.75-6.85mm,第二片透镜的中心厚度5.6-5.8mm,第三片胶合片的中心厚度9.45-9.55mm,第四片透镜的中心厚度12.52-12.62mm,第五片透镜的中心厚度6.15-6.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杂散光双远心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组压圈一(11)处设有光阑通光孔,通光口径为1.66mm,进入镜头的光线经过前面两组镜片后会聚转折在光阑通光孔处,会聚转折的位置垂直于主光轴,所有通过光学镜头的边缘光线最小的通光孔处设置光阑,双远心光路的物方远心和像方远心部分的远心度控制在0~0.06%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888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