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M2.5团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5999.2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1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含笑;姚宇平;郦建国;何毓忠;杜依倩;何德源;蔡锡锋;杨浩锋;汤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14 | 分类号: | B03C3/014;B03C3/01;B01D4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慧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9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m2 团聚 装置 | ||
1.一种PM2.5团聚装置,包括烟道(1)和电除尘器(2),其特征在于:烟道(1)包括竖直段(11)、弯头段(12)和水平段(13),弯头段(12)设置在竖直段(11)和水平段(13)之间,靠近弯头段(12)一端的水平段(13)内设有中间隔离层(3),中间隔离层(3)将水平段(13)分隔成细粉尘颗粒处理的第一处理腔(14)和粗粉尘颗粒处理的第二处理腔(15),且第一处理腔(14)设置在第二处理腔(15)的上方,弯头段(12)上设有分离器(4),烟道(1)中的粗粉尘颗粒和细粉尘颗粒依靠惯性力实现自动分离,细粉尘颗粒依靠第一处理腔(14)实现细粉尘颗粒表面产生荷电且具有粘性,粗粉尘颗粒依靠第二处理腔(15)具有正极电荷,水平段(13)的另一端设有掺混装置(5),水平段(13)上连接有湍流掺混团聚装置(6),湍流掺混团聚装置(6)上连接有对湍流掺混团聚装置降温处理的换热器(61),湍流掺混团聚装置(6)与电除尘器(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M2.5团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处理腔(15)内设有放电极线(16),且放电极线(16)通入正高压使放电极线放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M2.5团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处理腔(14)内设有第一喷淋管(7)和第二喷淋管(8),第一喷淋管(7)设置在第一处理腔(14)的进料端,第二喷淋管(8)设置在第一处理腔(14)的出料端,第一喷淋管(7)内设有荷负电雾滴,第二喷淋管(8)内设有粘结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M2.5团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喷淋管(7)和第二喷淋管(8)上均设有转接头(9),转接头(9)上设有喷头(9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PM2.5团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喷淋管(7)上连接有供料箱(71),供料箱(71)上设有与第二喷淋管(8)相连的供料盒(7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M2.5团聚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器(4)内设有导流板(41),粗粉尘颗粒和细粉尘颗粒依靠导流板(41)分别进入第一处理腔(14)和第二处理腔(15)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M2.5团聚装置,其特征在于:电除尘器(2)上设有与湍流掺混团聚装置相连的进口封头(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59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熔铜罐的自循环系统
- 下一篇:吸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