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自回弹可重构星载可展开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7965.0 | 申请日: | 2017-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0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蒋翔俊;李亚妮;黄进;杨东武;杜敬利;李仙丽;张逸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10 | 分类号: | H01Q1/10;H01Q1/36;H01Q15/16 |
代理公司: | 61227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伟洪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回弹 可重构星载可 展开 天线 | ||
本发明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回弹可重构星载可展开天线,所述新型自回弹可重构星载可展开天线设置有:一个中心轮筒、两根辐射肋、薄膜反射面。收拢时薄膜反射面以折叠状夹在两根辐射肋之间,辐射肋以铰链形式缠绕于中心轮筒上,用固定外力约束,卫星入轨后,去除外力,辐射肋依靠自身的弹性作用,由缠绕在中心轮筒上的弯曲状态逐渐伸直,天线随即以折扇形式展开。这种天线结构简单,没有复杂机械装置,从而减轻重量、提高结构可靠性。同时,这种天线只有两根形状记忆材料制成的辐射肋,且反射面是采用纤维材料制成的可折叠薄膜,可以随着肋条缠绕在中心轮筒上,极大地提高了收缩率,可适于做较大口径的展开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自回弹可重构星载可展开天线。
背景技术
缠绕肋型天线具有收纳率高,结构重量轻,展开可靠性高,机构设计简单等诸多优点。但由于辐射肋刚柔特性难以兼顾,导致形面精度及在轨稳定性较差,现有的缠绕肋型天线存在一些缺点,如反射面形面精度较差,天线结构的刚度及稳定性较差。归根结底的原因,是其薄壁辐射肋缠绕时所需具备的柔性与展开后所需具备的刚性相矛盾,两者难以兼顾。此外,反射面的精度也无法保证。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缠绕肋型天线薄壁辐射肋缠绕时所需具备的柔性与展开后所需具备的刚性相矛盾,反射面形面精度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回弹可重构星载可展开天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自回弹可重构星载可展开天线,所述新型自回弹可重构星载可展开天线设置有:
一个中心轮筒;
两根辐射肋缠绕在中心轮筒;
薄膜反射面折叠夹在两根辐射肋之间。
进一步,所述薄膜反射面的蜂窝结构子单元,每个蜂窝结构子单元中均有由形状记忆材料设计的伸展、锁定与定位机构;展开时,形状记忆可伸缩铰链变体并收缩,通过定位锥将两个蜂窝子单元连接定位,自锁定销钉顶端存在的变体结构通过自膨胀将两个蜂窝子单元锁定。
进一步,所述销钉由上下两层形状记忆材料复合而成。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根据当前的技术发展,这种类型的天线形面精度可达0.2~0.5mm,面密度大于0.36kg/m2,天线工作频率可达1.6~40GHz,可满足低频、中高频波段的需求。本发明辐射肋只有两根,收纳比可小于0.05;薄膜反射面采用蜂窝式结构,以及10微米级薄膜,面密度可接近充气式天线的面密度,即不大于0.4kg/m2;精度的设计目标为0.05mm,精度指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收拢状态的辐射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肋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反射面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膜反射面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中心轮筒;2、辐射肋;3、薄膜反射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自回弹可重构星载可展开天线包括:中心轮筒1、辐射肋2、薄膜反射面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7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落卷机
- 下一篇:一种卷纸印刷机旋转式收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