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发送方法、波束驻留方法、基站、终端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6101.7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8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然;胡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胡影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发送 方法 波束 驻留 基站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发送方法、波束驻留方法、基站、终端和存储介质,该波束驻留方法包括: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波束的驻留条件,所述波束的驻留条件包括波束的扫描时间信息;根据所述波束的驻留条件,选择波束驻留。使用本发明,能够为空闲态的终端选择合适的波束驻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发送方法、波束驻留方法、基站、终端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5G高频段需要通过大规模天线来对抗路损和穿损大的问题,从成本、复杂度、性能等方面综合考虑,模拟数字混合波束赋形架构是5G高频大规模天线最有可能采用的架构。一个小区通过多个模拟波束进行覆盖,每个模拟波束只能在时域上改变波束方向。模拟数字混合波束赋形会所引入的新特性对5G系统设计产生较大的影响,小区驻留就是其中一个。
在LTE系统中,小区驻留基于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的测量结果,即考虑小区信号是否更好来进行小区驻留。5G中小区驻留需要考虑“模拟数字混合波束赋形”所引入的新特性,在5G中,由于一个小区通过多个模拟波束时分的扫描来进行覆盖,除了选择合适的小区外还要选择合适的波束(beam)进行驻留,在选择小区/波束时,仅通过信号强度高低来判断小区驻留不够,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发送方法、波束驻留方法、基站、终端和存储介质,能够为空闲态的终端选择合适的波束驻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波束信息的发送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发送波束的驻留条件,所述波束的驻留条件包括波束的扫描时间信息,所述驻留条件用于终端的波束驻留判断。
优选地,所述波束的扫描时间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任意多个的组合:波束的扫描时间、用于表述波束扫描时间的信息和波束的扫描周期。
优选地,所述驻留条件还包括: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和/或波束的扫描时间信息对应的门限。
优选地,所述发送波束的驻留条件的步骤包括:
在小区的系统消息中发送所述小区内全部或部分波束的驻留条件;和/或
在波束上发送自身的驻留条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波束驻留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波束的驻留条件,所述波束的驻留条件包括波束的扫描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波束的驻留条件,选择波束驻留。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波束的驻留条件,选择波束驻留的步骤包括:
选择驻留的小区;
根据所述波束的驻留条件,从当前驻留小区中的波束中选择波束驻留。
优选地,所述驻留条件还包括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所述选择波束驻留的步骤包括:
当有至少两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符合对应的信号质量门限时,根据所述波束的扫描时间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选择扫描时间最长的波束驻留。
优选地,所述驻留条件还包括: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和波束的扫描时间信息对应的门限;所述选择波束驻留的步骤包括:
当有至少两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符合对应的信号质量门限时,从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选择出扫描时间信息满足所述门限的波束,并从扫描时间信息满足所述门限的波束中,选择一波束驻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波束的驻留条件,所述波束的驻留条件包括波束的扫描时间信息,所述驻留条件用于终端的波束驻留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61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