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α-硫辛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9713.3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5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朱秋劲;黄运安;杨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54 | 分类号: | C08F220/54;C08F222/14;C08J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辛酸 分子 印迹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α‑硫辛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α‑硫辛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包括通过氢键结合的α‑硫辛酸和交联聚合物,所述交联聚合物由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交联聚合而成。本发明提供的α‑硫辛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包括通过氢键结合的α‑硫辛酸和交联聚合物,具有和包合物类似的功能,即包埋α‑硫辛酸分子,可以掩盖气味,提高稳定性,并且以α‑硫辛酸作为模板分子,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作为功能单体和温敏单体,在低于LCST温度下可以缓释α‑硫辛酸分子。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α‑硫辛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温敏和缓释性能,在低于22℃下可以释放α‑硫辛酸分子,且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释放行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α-硫辛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α-硫辛酸(α-lipoic acid,ALA)是一种来源于原核和真核细胞的含硫辅因子,其化学名称为1,2-二硫戊环-3-戊酸,ALA及其还原态二氢硫辛酸(dihydrolipoic acid,DHLA)满足理想抗氧化物质的所有条件,被称为“万能抗氧化剂”,因此,α-硫辛酸已在医药方面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在化妆品方面用于修复肌肤、抗皱延缓衰老,在保健食品方面常用于预防自自由基引起的各种急慢性症状。
但是由于α-硫辛酸具有不稳定、难溶解、有刺激性气味等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解决硫辛酸这些缺陷,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包合法来掩盖其气味,并且提高稳定性。如中国专利CN105561329A公布了一种水溶性辅酶Q10与α-硫辛酸复配的环糊精三元超分子包合物及制备方法,该包合物具有有较大的水溶性和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并且包合物稳定性好;又如Kyoko K等报道了将α-硫辛酸与壳聚糖包合以掩盖α-硫辛酸气味和提高其稳定性(Kyoko K,MichikoN,Takashi I,et al.2008);再如Racz C P等报道了用β-环糊精对α-硫辛酸进行包合以增加水溶解度和耐光性(Racz C P,Santa S,Tomoaia-CotiselM,etal.2013)。尽管对α-硫辛酸进行包合可以掩盖其气味,减小刺激,提高稳定性,但是这种物理包合的方式使α-硫辛酸的释放行为缺乏可控性,使其在药物等领域的应用中仍存在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α-硫辛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α-硫辛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温敏和缓释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α-硫辛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包括模板分子和交联聚合物,所述模板分子为α-硫辛酸,所述α-硫辛酸通过氢键作用与交联聚合物结合,所述交联聚合物由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交联聚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α-硫辛酸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1:1~3。
优选的,所述α-硫辛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交联度为70~8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α-硫辛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α-硫辛酸、N-异丙基丙烯酰胺、致孔剂、交联剂和引发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脱氧处理后,经交联聚合反应得到α-硫辛酸分子印迹聚合物。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α-硫辛酸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1:1~3。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2.5~5。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交联剂和引发剂的摩尔比为20~40:1。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交联剂和致孔剂的摩尔比为1~3:25。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脱氧处理依次包括超声和浸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9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