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跳闸影响结果的分析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8231.6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6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翀;李瑾;商云龙;段博;李弘;杨满天;吴燕;陶丁涛;林常真;李婷婷;徐家驹;杜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H7/22 | 分类号: | H02H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卢岳锋 |
地址: | 530029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跳闸 影响 结果 分析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备跳闸影响结果的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会经常对设备跳闸事件进行结果分析,无论是年初对设备进行风险评估,还是对设备跳闸进行事件等级判断,都需要分析出设备跳闸的影响结果。
一般情况下,运行人员在分析变电站的线路、母线、主变等设备跳闸后的影响结果时,都是参考EMS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的站内一次接线图和变电站间的系统联络图,进行人为分析设备跳闸事件的结果。如果只对某一个故障设备或者少量的故障设备进行分析,此方法可行。但是现实中,一般都是对网区内所有变电站内的设备进行风险评估,这种人工分析方法,在工作量上有局限性,尤其是在进行年度基准风险分析时,需要对满足以下故障类型的所有设备进行分析(如表1内容),涉及不同的电压等级,不同的变电站,故障类型多,会对设备接线图进行成百上千次的分析,工作量繁重,思维容易混乱,出错率较高,后期的数据维护不方便。
表1实时数据文件的设备ID和名称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跳闸影响结果的分析方法及系统,从而克服现有设备跳闸人工分析方法工作量繁重,出错率较高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跳闸影响结果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EMS系统的站内一次接线图和实时设备数据,建立各变电站的设备连接关系模型;获取实时设备数据中的连接开关状态,根据所述连接开关状态及所述设备连接关系模型获取设备供电关系;根据所述设备供电关系获取设备供电关系表达式;当设备跳闸时,基于跳闸设备的设备供电关系表达式,获取停电设备;根据所述停电设备和设备供电关系获取停电的负荷线路,根据所述负荷线路获取配电数量、用户数量及用户信息,根据实时设备数据获取所述负荷线路的损失总负荷。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实时设备数据包括:线路、母线、主变、负荷、开关、刀闸的设备ID和设备名称。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建立各变电站的设备连接关系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站内一次接线图和实时设备数据,获取各变电站中线路、母线、主变、负荷之间通过开关、刀闸的两两连接关系以建立连接关系子模型:
设备1~刀闸1~开关~刀闸2~设备2或者设备1~开关~设备2;
根据连接关系子模型建立设备连接关系模型。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停电设备和设备供电关系获取停电的负荷线路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停电设备获取对应的停电线路,根据所述停电线路和变电站联络图获取停电的变电站,根据所述设备供电关系获取停电的变电站对应的负荷线路。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配电网的站-线-变-户的关系获取所述负荷线路的配电数量、用户数量及用户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跳闸影响结果的分析系统,包括:关系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接收EMS系统的站内一次接线图和实时设备数据,建立各变电站的设备连接关系模型;供电关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实时设备数据中的连接开关状态,根据所述连接开关状态及所述设备连接关系模型获取设备供电关系;关系表达式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供电关系获取设备供电关系表达式;停电设备获取模块,用于当设备跳闸时,基于跳闸设备的设备供电关系表达式,获取停电设备;影响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停电设备和设备供电关系获取停电的负荷线路,根据所述负荷线路获取配电数量、用户数量及用户信息,根据实时设备数据获取所述负荷线路的损失总负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借助变电站一次接线图、变电站联络图,EMS系统实时数据,获取变电站设备连接关系、计算出变电站设备供电关系,再结合跳闸设备,得到设备跳闸后的影响结果,分析出具体停电的10kV线路(负荷线路)和损失负荷,再根据配网域的站-线-变-户的关系,获取10kV线路(负荷线路)的配变数量、用户数量、重要用户等信息,为该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同时该方法能够通过信息化实现,工作量及出错率大幅度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8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