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式精抛轮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5753.0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1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颜杰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山市远鹏研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3/32 | 分类号: | B24D3/32;B24D3/34;B24D3/20;B24D18/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425 | 代理人: | 潘雯瑛 |
地址: | 52920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式精抛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研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式精抛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抛光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以及复杂的边沿学科,属于磨削抛光技术领域。抛光轮集磨削、抛光于一体,具有优良的磨削、抛光性能,广泛应用在航空、机械、汽车、造船、冶金、化工、建筑、家具、装潢以及日常用品等各个领域。
目前,公知的用于有色金属、硬质合金和各种非金属材料的研磨抛光的抛光轮以布轮,麻轮,尼龙轮,布线轮,风轮,羊毛轮、海绵轮等种类较多,在精密抛光中,抛光轮主要由弹性较好好的各种棉布、细毛毡、丝绸、鹿皮、剑麻或马毛等材料制成的,其原理是利用硬度比加工材料的高抛光轮和磨料在高速旋转下产生切削和滚动,去除表面微量毛糙材料,致使工件表面粗糙度迅速降低,从而实现抛光的功能。
传统抛光砂轮的制备方法,通常为干法制备工艺,即将磨料、结合剂、湿润剂、粘结剂进行混合,过筛,成型,烧结,加工制得。传统的方法由于需要通过高温烧结,容易产生黑心,废品率较高。同时,在抛光轮的应用中,传统抛光轮一般存在耐水性差、弹性低、硬度高、自锐性薄弱,需要在干燥环境下进行抛光作业。而且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的粉尘微粒,产生的粉尘微粒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产生伤害,粉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存在粉尘爆炸的危险,有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从加工精度方面来说,传统抛光过程中容易产生高温高热,不易排除磨屑,容易出现填塞现象,导致工件烧伤损毁,大大降低产品加工良率,难以使用高精密抛光的要求。
为了解决传统抛光技术的弊端,出现了磁力研磨抛光、超声波抛光、离子束研磨抛光等新技术,他们虽然可以达到较高的研磨精度,但是由于成本较高,目前仅应用于航空、国防已经一些高端技术领域,在批量生产中仍无法大面积应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效果良好,且散热效果好、能在机器设备上使用的湿式精抛轮。
一种湿式精抛轮,其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所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所述气孔生成剂包括发泡剂、稳泡剂、匀泡剂和填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的环氧值为0.03~0.08。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湿式精抛轮,采用聚乙烯醇与聚氨酯预聚体交联固化形成高交联度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并通过气孔生成剂辅助形成带有均匀微米级气孔的海绵结构,同时采用纳米级的磨料,使得精抛轮富有弹性和柔韧性,同时具备超强的锋利度和耐磨度,可有效修复划痕,特别对曲弧、凹凸不平的表面研磨、抛光具有突出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纳米磨料为纳米金刚石,其颗粒尺寸为0.5~10nm。选用纳米金刚石作为磨料,可提高抛光精度;同时,纳米金刚石能很好地附着于聚乙烯醇和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中,有效提高精抛轮的锋利度和耐磨度。
进一步,所述的聚氨酯预聚体为TDI或者MDI的聚氨酯预聚体。具体地,所述的聚氨酯预聚体可选用Bayhydur305、Bayhydur2655、Bayhydur401-7、BayhydurT0607、BayhydurN3390、Bayhydur2547、Bayhydur3100、BayerBayhydrol BL5140、Bayhydur XP2487/1、BayerDesmodur N3600、BayerBayhydrolD356、BayerDesmodur N3300、BayerDesmodur L75C、BayerDesmodur BL3175SN、BayerDesmodur N75BA、BayerDesmodur Z4470MPA/XIPDI和Acure8110中的一种或多种。聚乙烯醇与聚氨酯交联能形成高交联度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二者的优良性能得到有机结合,使制得的结合剂具有更好的弹性效果,从而使精抛轮易与加工件表面形状相配合,抛光效果更佳,同时不会对工件产生划痕,能获得均匀美观的研磨表面;而且结合剂粘性增加,强度增大,能减少研磨过程中磨料的大量脱落,可提升研磨速度和研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山市远鹏研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山市远鹏研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57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洒式酸洗装置
- 下一篇: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