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阶多次共轭滞后积脉内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3998.1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2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运涛;王义;张华;黄寒砚;陈玉兰;周永亮;傅翰;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械士官学校 |
主分类号: | G01S7/28 | 分类号: | G01S7/28 |
代理公司: | 武汉臻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3 | 代理人: | 宋业斌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次 共轭 滞后 积脉内 分析 方法 | ||
1.一种高阶多次共轭滞后积脉内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雷达观测信号模型;
其中0≤t≤T (1)
其中s(t)为雷达观测信号,A为雷达观测信号的幅度,T为雷达观测信号的脉冲宽度,w(t)为零均值复高斯白噪声,其实部与虚部互相独立,其方差为σ2,表示雷达观测信号的相位函数;
(2)利用以下公式获取雷达观测信号模型的n阶q次共轭滞后积,其中n表示阶数,q表示总的共轭次数,且有n大于q:
其中τ=[τ1,τ2,...τn] (2)
式中(*)表示各乘积因子项的共轭运算是可选的,τ为延时量,及分别对应于雷达观测信号滞后积的信号分量与噪声分量;
(3)根据雷达观测信号的幅度A和方差为σ2获取雷达观测信号滞后积的输出信噪比:
(4)将雷达观测信号进行分段处理,并对分段处理后的雷达观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其具体为,在一个短时区间(t0,t0+T0)内,将雷达观测信号作分段处理,设第i段信号为:
ri(t)=A exp[j(2πft+θ]+w(t)
其中iT0≤t≤(i+1)T0,其中i为自然数;
然后对其进行离散采样:
其中i(N0-1)≤n≤(i+1)(N0-1),N0为信号段的长度,采样间隔Δt=T/N,N为采样的次数,T0表示短时区间,其大小决于滤波器的长度;
(5)对滤波预处理后的雷达观测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以得到表征雷达观测信号识别性能的能量统计分析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阶多次共轭滞后积脉内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常规信号而言,其中fc表示雷达观测信号的载频,θ表示雷达观测信号的初相;
对于线性调频信号而言,其中k为调频系数;
对于双线性调频信号而言,其中d1(t)是一个分段线性函数,其斜率在区间[0,T/2],(T/2,T]分别为k与-k;
对于二相编码信号而言,其中d2(t)是一个二元编码信号,它的码元宽度为Tc,其幅度分别为0或1;
对于四相编码信号而言,其中d4(t)是一个四元编码信号,码元宽度为Tc,其幅度分别为0、1、2、3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阶多次共轭滞后积脉内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实现过程为:首先,对于不同的相位函数对应的信号,将其相位函数代入上述公式(1)中,然后将得到的结果r(t)代入上述公式(2)的第二项中,从n=1,q=0开始,计算对应的雷达观测信号滞后积的信号分量,并判断得到的信号分量中是否包括有谐波分量,如果存在,则将n设置为n+1,q保持不变,然后继续重复上述过程,如果仍然存在,则保持n不变,设置q=q+1,并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得到的信号分量不包括谐波分量为止,记下此时的n和q值,以及对应的雷达观测信号滞后积的信号分量;若不存在,则根据当前的n和q值,计算对应的雷达观测信号滞后积的信号分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阶多次共轭滞后积脉内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LFM与DLFM信号,其输出信噪比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阶多次共轭滞后积脉内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BPSK与QPSK信号,其输出信噪比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械士官学校,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械士官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39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