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原位净化与蓄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1993.0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9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寿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寿兵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原位 净化 蓄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河道原位净化与蓄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针对黑臭河道的治理已全面展开。对于缺水型的污染河道,尽管通过各种手段对陆域污染进行治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进入河道的污染负荷,对消除河道黑臭和改善水质具有一定意义。但还有许多污染物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河道污染河水,造成新的污染,而在河道水量少,无外来清水补充,自净能力弱的情况下,必须加强河水本身的污染净化,才能更好地达到消除黑臭、改善水质的目标。
为解决缺水型河道枯水期少水或无水的困境,现有的方法多是在河道内建设拦水堰或橡胶坝等,这些设施可将水位抬高,在坝前形成一个蓄水区,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河道生态用水需求,同时又能减少洪水发生时对河岸的冲刷。但其不足之处是如果拦水堰建得过高,会对行洪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对水质的净化作用不大,很难满足对河道污水原位净化的需要。而如果将河道污水输送到河道外进行处理,则又存在占地多,能耗高等不足,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既能满足行洪要求,又具有节能、节地效益的河道原位净化与蓄水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原位净化与蓄水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对受污染河水的原位净化与蓄存,既能满足行洪要求,又具有节能、节地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道原位净化与蓄水系统,包括浅型渗滤坝、坝前蓄水区表面流湿地系统和坝下下沉式生态塘,所述浅型渗滤坝设置在河道的河槽底部上,所述浅型渗滤坝的宽度与河道的宽度相同,所述坝前蓄水区表面流湿地系统设置在所述浅型渗滤坝前方的河道中,所述坝下下沉式生态塘设置在所述浅型渗滤坝的后方河道的河槽底部高程之下,所述浅型渗滤坝包括拦水层和设置在所述拦水层上的渗滤层。
优选的,所述拦水层为钢筋混凝土层,厚度为4~5m,高度高出河道河底高程40~60cm;所述拦水层顶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渗滤层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5~20cm,所述凹槽的宽度和厚度分别与所述渗滤层的宽度和厚度相同;所述渗滤层为格宾石笼渗滤层,所述渗滤层的厚度为2~3m,所述渗滤层的高度为50~60cm。
优选的,所述坝下下沉式生态塘的出水口高程低于所述浅型渗滤坝高程0.3米以上。
优选的,所述坝下下沉式生态塘两侧设有塘埂,所述塘埂包括在所述坝下下沉式生态塘两侧夯实的本土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渗土工布层和格宾石笼层,所述塘埂的坡度为1:2,所述格宾石笼层厚度为0.3m;当河槽宽度大于20m时,所述坝下下沉式生态塘的塘埂距离河道两侧护岸坡脚水平距离不小于3m;当河槽宽度小于10m时,所述坝下下沉式生态塘的塘埂距离河道两侧护岸坡脚水平距离不小于1.5m。
优选的,所述坝下下沉式生态塘的深度为1.1~1.3m,底部铺设有10~30cm厚的砾石,所述坝下下沉式生态塘的塘底的坡度与设置所述坝下下沉式生态塘的河道的原有河槽底部坡度相同,所述坝下下沉式生态塘的长度不大于50米。
优选的,所述坝前蓄水区表面流湿地系统包括铺设在河槽底部上的基质层,所述基质层的两侧区域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基质层的中部区域种植有沉水植物。
优选的,所述挺水植物包括水葱、香蒲和灯心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苦草、菹草和黑藻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坝前蓄水区表面流湿地系统的水体中投放有具有高效净化作用的复合微生物菌群,所述基质层上还种植有人工水草,所述坝前蓄水区表面流湿地系统的水体中设有第一喷泉式增氧机。
优选的,所述坝下下沉式生态塘中种植有多种多年生挺水植物,优选的,所述多年生挺水植物包括狭叶香蒲、东方香蒲、宽叶香蒲、水葱、灯心草和西伯利亚鸢尾中的至少两种,种植平均密度为9株/平方米,每种多年生挺水植物按组团式或分段式种植,不同品种的多年生挺水植物间设有隔离条进行隔离。
优选的,所述坝下下沉式生态塘的后部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高度高于所述坝下下沉式生态塘的出水口30cm以上,所述挡水板的宽度与所述坝下下沉式生态塘的宽度相同,所述挡水板的厚度为8~12cm,所述挡水板与所述坝下下沉式生态塘后部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25~35cm,所述挡水板下部设有多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底部与所述坝下下沉式生态塘的塘底接触,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脚之间设有过水口,所述过水口上设有可拆卸格栅。
优选的,所述坝下下沉式生态塘中设有第二喷泉式增氧机和生物膜载体填料。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寿兵,未经王寿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19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图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关联节点确定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