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成形于织布上的方法及其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8166.6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3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士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K7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吴静芝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成形 织布 方法 及其 制品 | ||
塑料成形于织布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织布与底纸贴合,形成多个贯穿织布与底纸的注料孔洞;S2:将织布与底纸夹合在模具中;S3:通过浇口将热熔状态的塑料注入第二模块中,塑料冷却后,在该点状模穴内形成凸点;S4:开启模具,取下织布与底纸;将底纸从织布上揭起,使底纸以及底纸上残余的塑料一并从织布的表面上移除,织布的另一面保留有塑料制成的凸点。本发明的塑料成形于织布上的方法,在织布表面稳固地形成多数凸点状塑料,可以通过设置特定图案,使其具有商标图示的广告效果,也具备防滑功效,其主体为织布,相比起同类型的全塑料制品,产品的柔软度、触感、舒适性都得到提高,能够适用在对这些效果要求较高的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制品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织布与塑料的复合制品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于软质织布上设计商标图示饰物大多以针绣之方式呈现,但随著商品不断的推陈出新及加工技术的进步,有愈来愈多于软质织布上结合有塑料之商标物件的产品出现,而当前对于将塑料与织布结合的做法主要有超音波加工方法,该方法是将一塑料物件以超音波加工方式熔融结合于织布上,但由于纺织的织布相当柔软且具伸缩性,因此以超音波加工方式结合的强度相当有限,织布与塑料容易分离脱落,缺乏稳定性。
在业界中另有一种以射出成型加工方式直接于织布上结合塑料之方法,但此等方法仅适用于块状图示的商标设计,不仅整体舒适性及视觉、触觉等之感观效果不理想,且防滑功效不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凸点状效果以及防滑功效、且稳定性优良的将塑料成形于织布上的方法及其制品。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料成形于织布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织布与底纸贴合,并对贴合后的织布与底纸的整体进行冲孔,以形成多个贯穿织布与底纸的注料孔洞;该注料孔洞分布于整片织布与底纸,或分布在预设位置以形成预设的图案;
S2:将织布与底纸夹合在模具中;该模具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该第一模块上设有多个与该注料孔洞对应的点状模穴;该第二模块中设有上下贯穿该第二模块的浇口;将织布与底纸夹合在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该织布贴合在该第一模块上,使点状模穴与注料孔洞对应连通,该第二模块的底面压合在该底纸上,使浇口与注料孔洞连通;
S3:通过浇口将热熔状态的塑料注入第二模块中,使其流入织布与底纸中的注料孔洞,以及第一模块的点状模穴中,使塑料与织布在热熔状态中紧密结合;塑料冷却后,在该点状模穴内形成凸点,在该注料孔洞内形成连接条;
S4:开启模具,取下织布与底纸;将底纸从织布上揭起,注料孔洞中的连接条在底纸与织布间的交接处断裂,使底纸以及底纸上残余的塑料一并从织布的表面上移除,织布的另一面保留有塑料制成的凸点。
本发明的塑料成形于织布上的方法,在织布表面稳固地形成多数凸点状塑料,可以通过设置特定图案,使其具有商标图示的广告效果,也具备防滑功效,其主体为织布,相比起同类型的全塑料制品,产品的柔软度、触感、舒适性都得到提高,能够适用在对这些效果要求较高的场合。
进一步地,该注料孔洞的孔径小于该点状模穴的孔径,该底纸为离型纸;在S4中,直接将底纸撕除,即可将底纸以及底纸上残余的塑料一并从织布的表面上移除。
该进一步的方案能够直接将底纸撕除即可去除多余塑料,省去借助工具或冲裁的方式清除多余塑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该第二模块的底面上还设有网状模穴,其包括与该点状模穴一一对应的柱状凹槽,以及将该柱状凹槽连通起来的条状凹槽;该浇口与该网状模穴连通;在S2中,该第二模块压合在底纸上,使该浇口通过网状模穴与注料孔洞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立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81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和五金件的注塑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调整弹性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