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管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8705.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6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冬梅;苏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江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00 | 分类号: | B24B21/00;B24B21/02;B24B21/18;B24B21/2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地址: | 215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管 抛光机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弯管抛光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可适应于不同管径弯管抛光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至少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可被弯管贯穿的转盘,所述转盘上安装有两组砂带轮组,所述砂带轮组包括处于所述转盘正面的主动砂带传动轮、被动砂带传动轮、砂带张紧轮组和砂带,所述被动砂带传动轮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转盘上的第一腰型孔中,所述砂带张紧轮组中的张紧轮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转盘上的第二腰型孔;所述转盘上还设有驱动所述被动砂带传动轮在所述第一腰型孔上移动及驱动所述砂带张紧轮组在所述第二腰型孔上移动的调节装置。本发明的主要体现在:可对机械弯管外表面抛光,结构紧凑,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弯管抛光机。
背景技术
抛光是使用物理机械或化学药品降低物体表面粗糙度的工艺。抛光技术主要在精密机械和光学工业中使用。抛光后的工件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反射效果。工件抛光后会减少厚度并容易划伤,必须使用细丝绒布,麂皮,天鹅毛和专用清洗剂清洁表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活中多数用品均经过抛光工序,使其外观更加美观。
目前,对圆管外表面抛光的砂光机多种多样,也比较成熟,通常都采用砂轮或砂带来抛光,其结构一般包括传动机构、抛光机构组成。其中传动机构对圆管进行输送,并针对圆管特点,一般为具有电机带动转盘的结构,加工园管装载在转盘中央;抛光机构一般包括砂轮或砂带组件,及驱动电机组成。该机构可对大部分规则直身圆管进行抛光加工,但对已经弯曲的圆管的外表面就工不能进行加工,如一些汽车护钢,摩托车护钢等的外表面抛光,通常都采用机器和人工一起结合抛光,尤其弯角位置,一般采用人工抛光,工作效率不高,且抛光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弯管抛光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弯管抛光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可适应于不同管径弯管抛光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至少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可被弯管贯穿的转盘,所述转盘上安装有两组砂带轮组,所述砂带轮组包括处于所述转盘正面的主动砂带传动轮、被动砂带传动轮、砂带张紧轮组和砂带,所述被动砂带传动轮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转盘上的第一腰型孔中,所述砂带张紧轮组中的张紧轮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转盘上的第二腰型孔;所述转盘上还设有驱动所述被动砂带传动轮在所述第一腰型孔上移动及驱动所述砂带张紧轮组在所述第二腰型孔上移动的调节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腰型孔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腰型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至少包括具有腰型孔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通过限位块可调地设置于所述转盘上,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调节杆相对所述限位块移动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延伸到所述转盘外,并贯穿一固定于转盘上的调节螺母,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枢轴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轴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且它们的枢轴连接点位于一组所述被动砂带传动轮和主动砂带传动轮上设置的第一三角弓,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枢轴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还枢轴连接第三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枢轴连接另一组被动砂带传动轮和主动砂带传动轮上的第二三角弓,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两两镜像对称。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三角带轮,及驱动所述三角带轮旋转的传动机构和驱动电机,所述三角带轮上固定有一中心轮,所述中心轮与两个用于驱动所述主动砂带传动轮自转的行星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转盘和三角带轮中央开设有容置弯管穿过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三角带轮的转盘支撑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江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江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87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倒锥面密封环的套压式磨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的麻花钻角度刃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