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8366.8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1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翟峰;刘鹰;吕英杰;徐文静;岑炜;李保丰;梁晓兵;赵兵;付义伦;曹永峰;许斌;孔令达;徐萌;冯占成;任博;张庚;杨全萍;周琪;袁泉;卢艳;韩文博;李丽丽;郭创新;张伊宁;李伟健;包哲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息 融合 配电网 故障 区段 定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避免了使用单一信息源的局限性,利用D‑S证据理论将配电自动化终端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进行融合以得到故障区段,提高了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准确性。本方法为:获取配电自动化终端检测的故障信息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测的故障信息,得到第一证据体和第二证据体;判断第一证据体和第二证据体之间是否存在冲突;若不存在冲突则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第一证据体和第二证据体的融合,形成配电网的故障假说可信度;若存在冲突则对第一证据体和第二证据体进行基于可信度的修改,融合修改后的证据体,形成配电网的故障假说可信度;故障假说可信度最大值时对应的故障假说即为配电网的故障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确定配电网故障区段的定位,属于智能电网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网作为直接与用户相连的环节,其可靠性能够直接影响用户的用电满意度,发生故障后实现快速的故障区段定位及隔离可以缩短故障停运时间,减少用户损失,进而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
配电网发生故障后,上传到控制中心的信息种类众多,包括开关、保护动作信息,配电自动化终端信息,用电采集信息,用户投诉信息等。按照所利用信息源的不同,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方法可以大致分为基于阻抗法、行波法的故障测距,基于配电自动化终端信息(“三遥”、“二遥”终端)的故障区段定位,利用故障过程电压暂降信息的故障定位,基于用户投诉信息的故障诊断。这些方法多是利用一种信息源进行故障诊断,而单一的信息源有其故有的缺陷,例如,由于配电自动化终端运行环境恶劣、通信易受干扰等原因,可能会出现漏报或误报的情况,当关键位置信息错误或同时存在多个错误信息时,往往会得到错误的结论,影响故障隔离和恢复过程。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避免了使用单一信息源时的局限性,能够提高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工程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包括:
获取配电自动化终端检测到的故障信息,并得到配电自动化终端信息对应的基本概率分配,即第一证据体;
获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测到的故障信息,并得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对应的基本概率分配,即第二证据体;
判断所述第一证据体和第二证据体之间是否存在冲突;
若第一证据体和第二证据体之间不存在冲突,则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第一证据体和第二证据体的融合,形成配电网的故障假说可信度;
若第一证据体和第二证据体之间存在冲突,则对第一证据体和第二证据体进行基于可信度的修改,并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修改后的第一证据体和第二证据体的融合,形成配电网的故障假说可信度;
其中,所述配电网的故障假说可信度为最大值时对应的故障假说即为配电网的故障区间。
优选地,所述得到配电自动化终端信息对应的基本概率分配为:
构造实际收到配电自动化终端故障信息与期望故障信息之间差异的适应度函数;
利用粒子群算法BPSO对所述适应度函数进行优化求解,记录每一次迭代中适应度最小的前N个粒子,并与前一次迭代中适应度最小的前N个粒子进行对比,保留到目前为止最优的N个粒子;
当BPSO的优化求解结果满足收敛精度时,输出保留的N个粒子的值及其对应的浓度,得到配电自动化终端信息对应的基本概率分配,即第一证据体。
优选地,所述得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对应的基本概率分配为:
构造实际收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故障信息与期望故障信息之间差异的适应度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83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丝网印刷油墨的研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禽类饲料加工的玉米粉碎机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