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享链路风险组的生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8249.1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7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钱佳;李宏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32 | 分类号: | H04B10/032;H04L12/703;H04L12/707;H04L12/751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享 路风 生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享链路风险组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当前计算的服务层的第一路径信息及已有的第二路径信息确定待分析路径信息,并为每一条新确定的待分析路径初始化SRLG值;检查待分析路径信息中每一条待分析路径是否存在重合,并根据发生重合的各待分析路径的SRLG值更新的检查出的存在重合的待分析路径的SRLG值。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自动、简单地实现了SRLG值的配置。本发明提供的共享链路风险组的生成方法,通过对服务层路径的链路分析后得出客户层虚拟SRLG,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客户层SRLG数量以及客户层网络SRLG的变化;而且使得客户层网络拓扑信息的获取更准确、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但不限于通信技术,尤指一种共享链路风险组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统计预测,IP流量的增长速度为18个月增长3倍,已经超过了摩尔定律的速度,称之为“后摩尔时代”。流量的增长主要受视频等带宽业务的驱动。如中国电信的163骨干网,由于流量增长迅速,每年都需要对网络进行扩容。传统的扩容方式主要通过增加网络节点和网络层次来实现,这会带来投资成本(CAPEX)和运营成本(OPEX)的飙升。在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运营商的利润空间将日益降低。
为了获得合理的带宽成本,IP骨干网络架构要向扁平化、全互联演进。从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IP层和光层在不断地融合,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IP over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第二个阶段是IP over光传输网(OTN);第三个阶段是IP over OTN/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第四个阶段称之为“IP+光协同”,其主要特征是通过用户网络接口(UNI)实现IP层和传送层的互通,并进行多层网络的优化,以获得合理的网络建设成本和带宽成本,从而应对后摩尔时代的挑战。
“IP+光协同”对运维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其中之一是:跨层网络流量和保护规划的困难。统计数据显示,核心路由器有50%以上的流量都是穿通流量。随着流量增长,路由器不断扩容,会产生高昂的扩容成本。在同等级速率情况下,DWDM/OTN比IP(路由器)便宜,因此,流量优化的基本思路是:大颗粒业务直接通过传送层如DWDM/OTN进行传送,称作Offload或Bypass;小颗粒业务仍由路由器承载,进行统计复用。其中,Bypass利用较便宜的波分设备,缓解核心路由器的扩容压力,并且减少业务转发的跳数。这样,既降低了整网成本,又提高了业务质量。
要实现以Bypass为主的智能网络优化,需要解决多个跨层网络规划的问题,如多层保护问题。一个光层故障可能导致IP层的多个故障,跨层规划必须保证IP层有保护业务的共享风险链路组(SRLG,Shared Risk Link Group)分离,如果链路同属于一个共享风险链路组,那么,表示这些链路共享相同的风险,比如:在同一管道里的光纤链路,或在同一光纤里的多个波长。当那些光纤链路所在的同一管道发生故障时,其中的所有光纤链路都会故障,那么经过这些光纤传输的业务就都会受到影响。如图1所示,粗实线表示工作路径,虚线和点划线表示保护路径,业务的工作路径的一段链路和另一段链路具有相同的SRLG,因此,该工作路径的保护或恢复的路径需要避开这条链路(如图1中的避免路径所示)。
在当前IP场景下,SRLG的配置全靠人工手动配置,SRLG值是否合理全靠人工判断,而由于人工配置很难保证SRLG值的及时、正确更新,从而很难保证IP层有保护业务的SRLG分离的有效性。在IP+光协同场景下,光域连接仅作为IP的链路存在,此时在光域连接提供的虚IP层链路上也存在SRLG的配置问题。如果在IP+光协同场景下,仍然使用手工配置SRLG的方法,这个维护工作量是无法接受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共享链路风险组的生成方法及装置,能够自动、简单地实现SRLG值的配置。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链路风险组的生成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82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星智能化开放式综合电子系统
- 下一篇:集群加入方法、装置及集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