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纳米粒子对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8281.1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6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洪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82B3/00 | 分类号: | B82B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粒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金纳米粒子对的制备方法,利用固定在基板上的金纳米粒子捕获自由悬浮在溶液中的另一个金纳米粒子,两个金纳米粒子连接成的一个粒子对为金纳米粒子对,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步骤1:在清洗干净的基板上,生长上一层聚电解质a,其电荷属性为A;
步骤2:在步骤1生长有一层聚电解质a的基板上,将电荷属性为-A且粒径均匀的金纳米粒子B稀疏排列成亚单层膜结构;
步骤3:在步骤2得到的具有亚单层膜结构的基板上,生长一层电荷属性为-A的聚电解质b;
步骤4:对固定在步骤3得到的基板上的金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在金纳米粒子裸露表面稀疏修饰自由硫醇基,在金纳米粒子其余裸露表面覆盖小分子物质;
步骤5:将粒径均匀的金纳米粒子C的溶液滴到步骤4获得的基板上,并使溶液中的金纳米粒子C与基板上的金纳米粒子充分接触;
步骤6:去除基板表面的溶液,并清洗基板;
步骤7:通过超声震荡将连接好的金纳米粒子对从基板上脱离下来;
所述金纳米粒子B所排列的亚单层膜结构中相邻两个金纳米粒子B的中心距离大于金纳米粒子B和金纳米粒子C的粒径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纳米粒子B和金纳米粒子C的粒径均小于500nm,且金纳米粒子B的粒径小于等于金纳米粒子C的粒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纳米粒子C上存在与硫醇基连接的自由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82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臂梁式薄膜压力发电结构
- 下一篇:用于制氢的方法、装置和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