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斑海豹亲子鉴定的SSR标记引物组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9132.9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高祥刚;鹿志创;田甲申;宋新然;韩家波;赫崇波;王建科;李洋;张胜久;李艳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刘慧娟;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海豹 亲子鉴定 ssr 标记 引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斑海豹亲子鉴定的SSR标记引物组及应用,本发明成功筛选并合成15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组,该引物组可以用于建立斑海豹亲子鉴定技术,并且公开了所使用的亲子鉴定的试剂盒。本发明所述鉴定方法具有准确、高效、可靠等特点,可以指导斑海豹的人工繁育和野外放流工作,并在斑海豹家系管理和种质鉴定进行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哺乳动物亲子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斑海豹亲子鉴定的SSR引物组及应用。
背景技术
斑海豹(Phoca largha)属食肉目(Carnivora)犬形亚目(Caniformia)海豹科(Phocidae)、斑海豹属(Phoca),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的北部和西部海域及其沿岸和岛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偶见于南海。斑海豹是唯一能在我国海域进行繁殖的鳍足类动物,而渤海辽东湾结冰区是斑海豹8个繁殖区中最南的一个。斑海豹野外种群正在遭受威胁,人工繁殖成为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手段,以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圣亚”)为例,自开展斑海豹人工繁殖工作以来,共成功繁育斑海豹44头,现每年有8~10头个体在人工条件下出生,到目前为止F1代个体已占整个饲养群体的60%,许多F1代已达性成熟。随着时间增长,诸多的F1代将会不可避免参与繁殖,遗憾的是这些F1代的父权关系尚不明确,类似的情况也在其他有斑海豹的水族馆存在。
亲权鉴定又称亲子鉴定,微卫星亲子鉴定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亲子鉴定技术,其在人类法医鉴定、重要经济动物和濒危动物的遗传谱系鉴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目前该技术在海洋哺乳动物中仅见于瓶鼻海豚(Tursiops spp)、长江江豚(Neophocaenaasiaeorientalisasiaeorientalis)等少数鲸类动物。近年来,斑海豹等海豹科物种的基因组、转录组序列的挖掘工作取得了一些突破,从而给该物种微卫星亲子鉴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契机。
目前,还没有将微卫星分子标记应用到斑海豹的亲子鉴定和遗传管理的报道。本发明旨在利用发明的微卫星引物组,采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斑海豹亲子鉴定技术,为斑海豹繁殖群体遗传谱系的构建、各水族馆间斑海豹的交换、交流提供依据,以期合理的指导斑海豹人工繁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用于斑海豹亲子鉴定的SSR标记引物组,该引物可用于斑海豹亲子鉴定,含有15对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30所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用于斑海豹亲子鉴定的SSR荧光标记引物组的应用。包括利用该引物组制备成用于斑海豹亲子鉴定的试剂盒,或利用该引物组对斑海豹进行亲子鉴定,或利用其进行家系管理。
所述的试剂盒包含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30所示的全部/部分引物组,以及10×PCR缓冲液、MgCl2、dNTPs、Ex Taq DNA聚合酶和双蒸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91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地钩舌机构和一种门锁
- 下一篇:压缩空气循环冲砂洗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