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慢性病患者体征监测和医患交互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9861.6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2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喻恒;王巍;丁亚飞;周志青;远崇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潘宏伟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慢性病 患者 体征 监测 交互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慢性病患者体征监测和医患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正面临巨大的慢性病风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超过80%的病患死于慢性病。有专家预言,若不及时干预,在未来十几年,我国慢性病将呈现井喷式爆发。伴随着老龄化加剧,我国慢性病高发,且患病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全国慢性病人数将近3亿,已成为国民最主要的健康威胁。
常见的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代谢系统疾病:如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前列腺炎等等,这些慢性病经过治疗后,病人都可以脱离医院通过康复治疗、吃药进行正常生活,但是在日常修养过程中,需要定期去医院复查,根据身体状况与医生经常性的沟通。然而,我国目前医疗资源紧张,患者求医问诊困难,同时因为医患沟通交互不畅导致的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
目前从病患角度,慢性病人对于自己日常体征记录只是采用原始的笔记、书写方式,不能长久保存,而且查询查看不便,缺乏系统的、便利的监测设备和记录工具,现有的医疗相关APP,也只是病患单方面记录,缺乏医患交互,医生也无法实时监测和查看,病人数据不能形成系统的波形图和柱状分析图,方便诊断。从医生角度,缺乏有效的途径对于自己的慢性病人进行长期的跟踪就诊,同时科研数据也仅限临床和医院病例系统数据,缺乏对于慢性病人的日常数据的积累和调研来源。为了保护病人信息,现有医疗系统采用的做法是建立医院独立系统,与互联网脱节的方式,不利于数据跨地域跨时间的分析,缺乏相对应完整的加密隐私保护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慢性病患者体征监测和医患交互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慢性病患者体征监测和医患交互系统,包括硬件监测设备、病患客户端、医生客户端、远程服务器和数据库,所述病患客户端安装在病患使用的手机中,所述医生客户端安装在医生使用的手机中;
所述硬件监测设备包括血压计、血糖仪、心率监测仪、体重监测仪和可穿戴手环,所述血压计、血糖仪、心率监测仪、体重监测仪和可穿戴手环均具有蓝牙通信功能,分别采集包括病患的血压、血糖、心率、体重在内的体征数据以及位置数据,并通过蓝牙通信传输至所述病患客户端;
所述病患客户端包括体征查看模块、单据存储模块、医生交流模块、病患交流模块和个人病例模块,当所述硬件监测设备发送所述体征数据后,病患通过所述体征查看模块查看所述体征数据,并通过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体征数据上传并保存至所述数据库;所述单据存储模块的功能是对于需要医院特殊仪器化验检查的体征数据,病患通过手动输入或者相机拍照功能进行记录各项数据,方便自己查看历史和授权医生查看;病患通过所述医生交流模块对于相对应的医生账户进行授权,同时方便病患和医生进行实时交流通信或留言,使得医患就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交流指导;病患之间通过所述病患交流模块以文字加图片的方式在公开平台进行交流,病患对于日常有困惑的问题和情况在此模块发布问题,其他病患和专科医生对于此问题进行回复解答;所述个人病例模块方便病患对自己的基本信息以及病情和身体状况做简单的文字、图片介绍和记录,方便医生查看和自己做历史查询,逐步形成完整个人病例系统;
所述医生客户端包括病患管理模块、患者交流模块和个人信息模块,所述病患管理模块用于呈现通过授权的病患列表,医生点击对应的病患名称进入病患信息界面,查看病患个人病例、体征信息、化验结果数据,并且根据日、周、月、年的时间查看血压、心率和血糖数据波形变化图,以实时掌握病人体征变化,了解在家休养病患的身体状况,进一步给予指导治疗;所述患者交流模块用于医生与病患聊天、私信往来,还可以进行信息推送和聊天记录保存查看;所述个人信息模块用于医生对于自己的个人信息、科研成果进行展示,上传从医资格证书图片信息,方便病人查看和资格认定。
优选地,所述硬件监测设备采集得到的数据经过加密通信协议方式进行传输,防止其他人通过蓝牙进行截获病人信息;所述病患客户端中的数据上传至所述远程服务器时需要结合病患账户信息、时间以及位置数据进行综合加密,然后上传至所述远程服务器;医生使用所述医生客户端查看病患信息的时候禁止对病人的信息或者图片数据进行复制、保存转发,同时禁止截屏,并对病患信息与医生账户信息进行捆绑加密以及通过水印方式进行保密,防止医生对病患的信息进行有意或者无意的泄露,保护病人隐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学院,未经平顶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98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