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于隧道紧邻建筑物施工的分区不等强注浆加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9076.0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8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连新增;王海涛;谢伟东;黄明利;李建华;王建设;孙宇;潘政;赵建明;张旭;王超;李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57 | 代理人: | 孙红颖 |
地址: | 1001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隧道 紧邻 建筑物 施工 分区 不等 强注浆 加固 方法 | ||
1.一种适应于隧道紧邻建筑物施工的分区不等强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隧道与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注浆加固区的范围;
步骤二、根据建筑物下地质情况和建筑物与隧道位置关系对注浆加固区进行分区,划分低强度注浆区和高强度注浆区;
步骤三、在隧道开挖至紧邻建筑物位置之前,对隧道与建筑物之间的地层进行钻孔并在建筑物基础底部布置多个沉降监测点;
步骤四、根据预先划分的注浆加固区,对隧道与建筑物之间的地层进行不等强注浆处理分区加固;
步骤五、在注浆完成之后,再进行隧道下穿建筑物的开挖施工,同时对建筑物基础底部的沉降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是否对注浆加固区进行补强注浆;
步骤六、待隧道开挖完成二衬施作后,通过提取沉降监测点的沉降数据,来以此判断隧道紧邻建筑物施工的分区注浆加固的最终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隧道紧邻建筑物施工的分区不等强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加固区为所述建筑物基础之下,所述隧道之上的区域,所述注浆加固区的范围由沉降槽宽度系数、厚度预定值和建筑物基础宽度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于隧道紧邻建筑物施工的分区不等强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注浆加固区的长度为5i长度,i为沉降槽宽度系数,沉降槽宽度系数i为peck曲线中隧道中心至反弯点的距离,5i长度为地表沉降槽沉降值S为零的两点间距离;
注浆加固区的厚度为2~4m;
注浆加固区的宽度不小于建筑物基础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隧道紧邻建筑物施工的分区不等强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将所述注浆加固区划分为多个区,所述注浆加固区宽度不小于所述建筑物基础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应于隧道紧邻建筑物施工的分区不等强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注浆加固区划分为三个区时,各分区长度尺寸比例根据地质情况可以分为1:1:1或者1:2:1两种;
所述地质情况是指围岩条件,当所述围岩条件良好时,选用1:1:1的长度比例;当所述围岩比较破碎或者软弱时,则选用1:2:1的长度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隧道紧邻建筑物施工的分区不等强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当隧道掌子面抵达所述隧道紧邻所述建筑物位置前的6~8m范围内时钻孔布置沉降监测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隧道紧邻建筑物施工的分区不等强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中的注浆作业按照注浆结石体的强度中间强两边弱的规律进行分区不等强注浆,所述低强度注浆区注入低强度浆液,所述高强度注浆区注入高强度浆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应于隧道紧邻建筑物施工的分区不等强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强度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所述高强度浆液采用水泥浆单液浆或采用浆液浓度较高的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隧道紧邻建筑物施工的分区不等强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需要根据实时监测的数据判断所述建筑物基础的变位情况是否超限,如果所述建筑物基础发生较大幅度的基础变位情况则需要对所述注浆加固区进行补强注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隧道紧邻建筑物施工的分区不等强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通过提取沉降监测点的沉降数据绘制二衬施作完成后的沉降曲线,并与相同工况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所得到的地表沉降结果进行对比来判断分区注浆加固的最终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90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隧道复合管片结构及盾构隧道衬砌
- 下一篇:坍塌土质的隧道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