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式拉丝热处理复合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8709.6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黄生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6 | 分类号: | C21D8/06;C21D1/26;C21D9/56;C21D11/00;B21C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拉丝 热处理 复合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拉拔方式制造金属线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拉丝热处理复合生产线,属于冶金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拉丝生产线是对线坯施加一定的拉力,通过模孔发生塑性变形,使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以冷加工为主。拉丝的特点是拉伸的线材有较精确的尺寸,表面光洁,断面形状可以多样,能拉各种直径的线材,拉伸工艺、设备简单,生产灵活。但是现有的拉丝生产线,为了达到产品性能要求,需对原料/中间产品进行热处理,而热处理设备由于其工艺特性,与拉丝生产线分离布置,离线进行,造成整体的生产效率较低,上料及准备时间较长,同时热处理过程中的氧化损耗也造成金属收得率较低。
现在有色金属线材冷拉行业最常用的退火方法,是在拉丝机主机和收线机之间,嵌入一套大电流退火装置,对冷拉后的有色金属线材成品进行热处理,以此使金属线材恢复塑性,以利后续加工。这类与拉丝机配套的后置式成品大电流连续退火工艺,克服了间歇式罐炉退火工艺的缺点,是目前已知的有色金属线材成品退火的最佳工艺。此类工艺设备存在耗能高、设备复杂、造价和维护成本高等制约因素,而且仅适能处理软态、半软态的有色金属粗线材,故未得到广泛应用。
为此,设计一种能对硬态、软态、半软态、光亮材、黑材等线材处理的复合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线劳动人员数量,同时提高线材收得率,节约金属材料,就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式拉丝热处理复合生产线,将拉丝生产工艺与热处理工艺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一机多材(硬态、软态、半软态、光亮材、黑材等),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线材收得率。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连续式拉丝热处理复合生产线,包括上料区、原料链接区、设备支撑结构、拉丝区、热处理区、收集区及电控系统;
所述上料区包括线卷(规格Φ2.5-16mm,卷重1-2.5t)、放线装置(放线最大速度18m/s)、取线器、放线架和活套器;
所述原料链接区包括第一夹送辊、剪机、焊机和第二夹送辊;
所述拉丝区包括拉丝机和第三夹送辊;
所述热处理区包括连续式退火炉(退火温度600~1050℃)、第四夹送辊、淬火槽和第五夹送辊;
所述收集区包括剪机、收集导向装置(收集规格1-8mm,卷重0.5-2.5t)、收集框、收集好线卷和拖出小车;
具体地,所述上料区的放线装置能够旋转,并能使线卷位置准确;取线器能够准确的将线头导入放线架。
具体地所述原料链接区,先由剪机剪断头部弯曲部分,再由焊机将线卷头部与前线卷尾部焊接链接起来。
具体地,所述拉丝区,拉丝机接收到电控系统的焊缝信号,能够快速抬起拉丝辊缝,避免拉拔焊缝,同时让此段平稳通过拉丝机,接到焊缝已出拉丝机后的信号,再加拉拔力进行拉丝作业,最大拉丝速度15m/s。
具体地,所述热处理区域,连续式退火炉、淬火槽以及空过的可选择性;同时连续式退火炉具有可根据电控系统中参数进行调节生产节奏和参数;淬火槽可作为活套使用;连续式退火炉具有可根据电控系统中参数进行调节生产节奏和参数,主要调节内容包括炉温(退火温度600~1050℃)、有无保护气体、退火速度(~15m/s)等参数。由于整条生产线是对一整根连续生产,在不同区域的线材具有相同的前进速度,拉丝过程中的防线、收线、消除活套时线材的前进速度相应下降,此时后段线材的热处理的速度也相应下降,通过电控系统采集拉丝速度(生产节奏),并控制热处理的温度曲线与之匹配。
具体地,所述收集区的旋转收集架可旋转,并且使收集槽的位置准确,同时收集槽底部可打开。
具体地,所述拉丝工序参数延伸率、拉拔力、拉伸速度等、热处理参数温度、速度等均在电控系统内可设置及监控,同时焊缝也得到有效的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87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树种植用喷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洒水打药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