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藏香泥佛像的制作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68132.9 申请日: 2017-03-21
公开(公告)号: CN106820909A 公开(公告)日: 2017-06-13
发明(设计)人: 四龙降泽 申请(专利权)人: 四龙降泽
主分类号: A47G33/00 分类号: A47G33/00;C04B28/00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代理人: 林瑞云
地址: 626800 四川省甘孜藏***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藏香 佛像 制作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宗教工艺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藏香泥佛像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藏香泥佛像是藏民族独特的文化空间中传承下来,以宗教为主、融合古代藏族和古印度艺术风格的一门古老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在诸多的藏族藏香泥佛像中又以甘孜州新龙县大师四龙降泽的藏香泥佛像最为独特精美,以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的护法神的形态为参考,按照比例大小用成型的艾香佛像制作。

据松赞干布萨布扎《知识总汇》经文记载:藏香泥佛像起源于1300多年,松赞干布、萨布扎文成公主时代。据传说:藏王松赞干布时期,一个老婆子为求平安,去寺庙烧香,香火点燃纬幔,引起大火,寺庙被烧光,为此,当地老百姓很伤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决定重建寺庙。公主很聪明,她考虑到,香火等火源很容易造成寺庙失火,何不用其他方式代替,既能满足百姓膜拜佛祖的心愿,又消灾治病还能防火。公主想到了寺庙中常见的泥塑像,在用于塑造神中掺合进名贵藏药、香料以及宝石,并经僧人念佛经加持,从此,就有了藏香泥佛像,寺庙无需再烧香,百姓也因其神秘的礼佛作用和药用功效而虔诚膜拜。

历经千年风雨,到现在,藏香泥佛像的制作技术已近失传,藏香泥佛像产品种类繁多,风格独特,具有不腐烂、不污染、不脱色、携带方便的特点。现有技术的佛像均无藏香泥佛像所具有的杀菌、抗空气中的病毒、抗各种呼吸道疾病等的特性。

配方把握正确就能使藏香泥佛像芳香扑鼻,若稍有差池,则恶臭难闻,且危害人体。因此即使有可能使这项技艺失传,家族也严禁将配方外传。藏香泥佛像结合了名间文化、宗教文化、藏民族工艺文化和医学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物。

藏香泥佛像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家庭传承及师承传承两种。在经历千年风雨,到现在藏香泥佛像的制作技艺已近失传。目前整个藏区制作木制、泥制佛像不足10人,制作藏香泥佛像的新龙地区第五代传承民间艺人为四龙降泽一人。目前唯一的藏香泥佛像的传承人,他是藏香泥佛像第五代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内外关注产品,政府定点礼品,四川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所制作的一种藏香泥佛像,有杀菌、清洁空气、抗高原缺氧、抗空气中的病毒、抗各种呼吸道疾病、益智养身、解除疲劳、香味长存等作用。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藏香泥佛像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收集材料:收集海拔3600米以上很细无沙石的红泥土和海拔4600米以上的山脉水,采集药物,其中包括宗教圣物、藏药、中草药、宝石及香药;

S2.准备艾香药泥:将S1中收集的泥土、药物以及水按照质量比2:1.0:0.5混合,用木质小锤敲打直至泥土、药物以及水混合均匀,然后埋入温度高于28℃的地下进行发酵7.5-9天得到艾香药泥,取出备用;

S3.塑形:根据佛像样式确定各部位体量的比例关系、形体姿态及衣纹疏密,然后用手将药泥捏出佛像的外观构造,再用粗木棍塑形,然后用细木棍塑线和打磨,得到藏香泥佛像本体;

S4.泥雕:根据佛像需求对S3中的藏香泥佛像本体做细致入微的刻画和塑造;

S5.阴干:将藏香泥佛像本体进行阴干,不能高强度阴干,不能见太阳光、火光,不能遭受吹风;

S6.抛光:将阴干后的藏香泥佛像本体用棉布和羊毛进行手工摩擦抛光;

S7.上色:将经过步骤S6的藏香泥佛像本体上一道均匀的白色作为底色,将上过底色的艾香泥佛像本体的眼睛、牙齿、嘴唇、头发的形状、衣物以及本体根据需求上色;

S8.将步骤S7处理后的藏香泥佛像涂一层细牛胶;

S9.开光:将步骤S8处理过的藏香泥佛像内装内道、内教、经文、药物及吉祥物,按佛经要求念经加持,然后盖上蝎子印章,最后再由活佛、喇嘛、僧侣对佛像进行加持、灌顶,即制成藏香泥佛像。

所述细牛胶为用牛皮以及牛角在27℃温度下熬制而出的液体。

所述红泥土取泥地需喇嘛念经后可以取泥土。

所述药物以788克计包括宗教圣物10克、藏药240克、中草药133克、宝石255克以及香药350克。

所述原料以质量比包括以下组分:泥土、药物以及水的比例为2:1.0:0.5。

所述宗教圣物包括甘露丸、头发以及骨灰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藏药包括仁青郎波各觉(藏语)、七十味珍珠丸、珍登九结(藏语)、瓦洛列昂(藏语)、俄色列昂(藏语)、日嘎白洞(藏语)、阿嘎松吉(藏语)以及仁青卓拥(藏语)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龙降泽,未经四龙降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81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