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芯极耳裁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7422.1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3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蒋烜;陈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奥特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6/00;H01M10/04;B23D15/02;B23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极耳裁切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包括架体、安装板、第一切刀、第二切刀、驱动机构,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移动导轨;所述第一切刀滑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导轨上;所述第二切刀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上,且对应所述第一切刀设置;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切刀,并驱动所述第一切刀在所述架体的竖直方向上移动。本发明中,第一切刀在驱动机构带动下动作,第二切刀固定不动,从而保证裁切位置准确,裁切力量足够,而且该结构简单可靠,从而便于自动化操作,并可以辅助实现电芯组装生产的流水作业,大大提高电池组装生产的效率,客观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而言涉及电池组装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极耳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将单个的电芯的极耳进行整平和裁切,而且还需要对极耳的电性参数进行检测。现有的极耳整平和裁切都是单独工位操作,单机进行,这样严重破坏了电池组装生产的节奏,降低了电池组装的工作效率。而且,在进行电芯极耳的整平过程中,很难实现自动化操作,需要人工参与,不但降低效率,而且还降低准确性,提升劳动强度。再者,电芯极耳的裁切目前也无法实现自动化操作,也需要人工操持,裁切的长度无法达到高精确度,效率也十分低下。最后,电芯极耳的电性检测,尤其是开路电压和内阻等的检测,只能单机操作,也很难实现自动化检测,严重制约电池组装生产的效率,从而客观上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如何提高电芯极耳整平、检测和裁切的自动化水平,从而提高电池组装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是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非常高的电芯极耳裁切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芯极耳裁切装置,用于裁切电芯的极耳,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移动导轨;
第一切刀,所述第一切刀滑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导轨上;
第二切刀,所述第二切刀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上,且对应所述第一切刀设置;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切刀,并驱动所述第一切刀在所述架体的竖直方向上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电芯极耳裁切装置还包括有滑动底座,所述架体安装在所述滑动底座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滑动底座包括固定座、调节导轨、滑块和驱动件,所述架体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所述调节导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滑块与所述调节导轨配合,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滑块,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调节导轨上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电芯极耳裁切装置还包括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切刀,另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安装板滑动配合所述移动导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电芯极耳裁切装置还包括导引座,所述导引座上设置有导引杆,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导引孔,所述导引杆滑动配合所述导引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上,所述气缸的活塞传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切刀位于所述第二切刀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切刀与所述第二切刀交错对切。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切刀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导轨的下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切刀安装有弹性压顶结构,所述弹性压顶结构在非压缩状态时突伸于所述第一切刀的下方,在压缩状态时缩回至所述第一切刀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奥特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奥特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74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