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水车式强化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6768.1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1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古励;陈科桦;唐立展;陈晨;陈宇;宋宁凡;何雨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24/32;C02F3/08;C02F3/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50201 | 代理人: | 唐开平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质 净化 水车 强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质净化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城市小型景观水体的水车式强化处理并兼具美观作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使得人们对城市景观水处理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城市中的景观水不仅可以作为城市中的风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更是有利于净化空气,增加城市的湿度,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处理景观水是生活给水处理、工业给水处理之后的又一给水处理新领域,其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巨大,因此成为重点关注问题。
然而,一般的人工景观水体由于流动性较小,且又较浅,容易产生大量藻类淤积,N、P 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过度的有机污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将造成水体黑臭,以及其他无机物形成的SS。城市小型景观水体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多为静止或流动性差的人工河,湖,溪流等,具有面积小,容量小的特点,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水体自净能力差,而且位于城市中的绿地,小区内的水体很容易成为居民生活污水,雨水及垃圾的受纳体,严重影响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由于城市小型景观水体面积小,不具流动性的等特点造成了景观水体自净能力弱,易受污染,再者因为运行维护管理方面的缺陷也导致城市小型景观水体易污染,不易治理,无人治理的现状。如何高效便捷地恢复城市景观水体的生态功能,解决城市的生态水体问题,成为了制约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品质的瓶颈。
水车在一些城市公园和旅游景点被重新当作旅游景观来欣赏,景观水的处理可以采用水车实施。中国专利文献CN105217811A于2016年1月6日公告了一种用于改善水质的水车式强化处理装置,它包括有立轮框架、中心转轴和叶轮,中心转轴安装在立轮框架中心,叶轮由中心转轴沿径向安装在立轮框架上,还包括有汲水滤水器和水处理收集器,汲水滤水器装在叶轮上,水处理收集器固定在中心转轴支座上。该专利在旋转过程中,将水从低处提升到汲水滤水器进行初次过滤,然后在经过纳水滤水箱的二次过滤得到净化,最后富氧后排入湖水,实现水的提升—净化处理——排水过程,以此往复循环,使水质得到改善。但是,该专利的汲水滤水器容积小,处理的水量小;另外,水体在汲水滤水器间的停留时间短,污水的净化效果不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水车式强化处理装置的存在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水车式强化处理装置,它能增大污水处理量;并提高污水净化的效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立轮框架和中心转轴,中心转轴安装在立轮框架中心,立轮框架的圆面上均布有扇形集水滤水器,扇形集水滤水器内部为扇形滤水腔,扇形集水滤水器的大端开有通入扇形滤水腔的汲水器进水口,在扇形滤水腔内装有至少两个倾斜的隔板,两隔板之间装有过滤填料,隔板一边开有通孔,相邻两隔板间的通孔错位放置,扇形汲水滤水器小端设有排水口。
进一步,在立轮框架侧面的中心转轴下方悬挂有纳水箱,纳水箱为长方体水箱,纳水箱的下方连通收集水箱;收集水箱水平放置,收集水箱的进水段设有倾斜安放的斜板,斜板间装有过滤填料,收集水箱的出水端装有虹吸管。
本发明采用过滤填料可以有效过滤水中的悬浮物质,降低景观水的浊度。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填料表面会附有生物膜,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促进改善水质,并且病毒和细菌的浓度也会一定程度减小。且所选填料为环保友好型材料,使用后可回收。此外,水车不停转动,搅拌水体,对水体富氧,使水体处于充氧状态,保证水体的自净能力。本装置采用环境友好型材料,既具景观作用,又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用均布的扇形汲水滤水器代替其现有技术的汲水滤水器,增加了滤水器容积,单位时间内对水体的处理量更大,处理范围更广;水体在扇形汲水滤水器内折流,停留时间更长,水质改善更加明显,提高了污水净化的效果,适用于各种大型景观水体的水质净化。
另外,本发明将收集水箱与水车本体分离,增大收集集水箱的集水容积,同时设置了斜板沉淀对水中颗粒物质以及水中带出的填料污泥进行分离,系统更加完备,对水质的处理效果有较大改进。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扇形集水滤水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收集水箱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6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