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全氟烷基缩水甘油醚与多元环醚共聚的易溶侧链含氟共聚醚二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5902.6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2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孔庆刚;施博文;王静;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5/18 | 分类号: | C08G65/18;C08G65/20;C08G65/2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赵超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基 缩水 甘油 多元 共聚 易溶侧链含氟 醚二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全氟烷基缩水甘油醚与多元环醚共聚的易溶侧链含氟共聚醚二醇,由全氟烷基缩水甘油醚、取代环氧丙烷和氧杂环丁烷或四氢呋喃进行共聚反应制备而成。本发明可通过改变原料比例合成出不同氟含量的侧链含氟共聚醚二醇,充分利用氟原料;同时可根据侧链含氟共聚醚二醇后续反应用途选择不同取代基的取代环氧丙烷,解决了有机氟化合物加工过程分相严重不便加工的缺陷;再者,该类侧链含氟共聚醚二醇易溶于工业上通用、价格便宜的无毒或低毒的溶剂,这可较大程度降低加工成本,减少加工环境污染。总之,本发明提供的侧链含氟共聚醚二醇在后续各种使用中极为方便,也在相当程度上拓展了该类聚醚二醇的使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的中间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全氟烷基缩水甘油醚与多元环醚共聚的易溶侧链含氟共聚醚二醇。
背景技术
双端羟基聚醚二醇作为合成聚酯和聚氨酯等聚合物的重要中间产物,在国民经济的诸多方面得到了许多重要的应用。而含氟侧基的引入则能把有机氟材料的许多优异性能带入到聚醚二醇中去,使得相关的材料在保留原有优异性能的基础上嫁接有有机氟材料的各种性能。许多文献和专利报道了这样的侧链含氟聚醚二醇的制备及其应用。美国专利US5654450和US6479623B1分别报道了如下述A和B两种结构的均聚以及两者分别与四氢呋喃共聚产物。专利US3591547A介绍了下述结构C化合物与丙三醇以及环氧丙烷的二元共聚多元醇醚。专利CN201110049906.9报道了下述结构D化合物与四氢呋喃的二元共聚醚二醇。专利CN201010022447.0则报道了下述结构E化合物与F类化合物的二元共聚醚二醇。
这些含氟均聚物和二元共聚含氟侧链聚醚多元醇都很好的发挥了氟元素在聚合物链上的耐候性、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特殊作用。尤其是氟基团具有极低的表面自由能,如果其覆盖在聚合物的表面,可赋予聚合物以优异的拒水性、拒油性、耐磨性、低摩擦系数和拒污性能。专利CN2013107367731和专利CN201310738875.7报道了具有长短不一的全氟烷基取代的三元环醚与四元或五元环醚的四种单体的多元开环共聚。
上述的各种侧链含氟均聚、二元共聚或多种环醚单体的开环多元含氟共聚物,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作两个方面的不足:(1)所制备的侧链含氟聚醚多元醇的氟含量控制有或多或少的困难;(2)所制备的侧链含氟聚醚多元醇不容易溶解在工业上通用、价格便宜的无毒或低毒的溶剂中。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1)价格昂贵的氟元素不能物尽其用,造成有效资源的浪费;2)这类含氟聚醚二醇在后加工时出现与其进一步反应或混合的原料混溶困难、对所要求的溶剂苛刻,进而导致使用成本上升和带来加工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溶的侧链含氟共聚醚二醇及其制备方法,该侧链含氟共聚醚二醇由取代环氧丙烷、全氟烷基缩水甘油醚及四元环醚氧杂环丁烷或五元环醚四氢呋喃进行三元阳离子共聚而成,可以获得预期不同氟含量的侧链含氟共聚醚二醇,且该侧链含氟共聚醚二醇溶解性出色,在通用、无毒或低毒溶剂中均易溶。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取代环氧丙烷、全氟烷基缩水甘油醚和氧杂环丁烷或四氢呋喃共聚获得的侧链含氟的共聚醚二醇,具有如结构式Ⅰ所示的分子结构:
其中:
p为1或2中任一数;n为1或2中的任一数;m为4~13中任意一个自然数;q为0或3两者中任一数;x,y和z为1~100中的任意一个自然数;
y:(x+z)在于5~1:1范围内;x:z在于20~1:1范围内;
R是氢、饱和烷基、饱和烷氧基、苯氧基、苄氧基中的任意一种。
其数均分子量为1000~10000g/mol,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粘稠状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59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