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铅离子具有选择性吸附的多孔微球状吸附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49709.1 申请日: 2017-03-14
公开(公告)号: CN106977639B 公开(公告)日: 2019-07-02
发明(设计)人: 姜旸;席曼 申请(专利权)人: 嘉兴学院
主分类号: C08F212/08 分类号: C08F212/08;C08F226/06;C08J9/26;B01J20/26;B01J20/30;B01J20/28;C08L25/08
代理公司: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代理人: 李冉
地址: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离子 具有 选择性 吸附 多孔 球状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对铅离子具有选择性吸附的多孔微球状吸附树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组分按照以下配比配制而成:铅离子、去离子水、功能单体、交联剂、分散剂、致孔剂、引发剂。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铅离子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不仅对模板离子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吸附,并且聚合物使用10次以后仍可以保持很高的吸附量,这在工业上既在使用吸附剂的量上节约了成本,又大大减少了反复装卸吸附剂所产生的人力物力,大大节约了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离子吸附树脂,具体涉及一种对铅离子具有选择性吸附的多孔微球状吸附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社会科技的提高,工业得到高速的发展,但由此而带来的工业废物严重的影响了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因此近年来,如何治理此类问题一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工业污染物中一个重要的类别就是污水,其包括众多有害的重金属,如铜、镍、锌、铅、砷、钯等,当排放到环境中,这些重金属会严重的伤害人类的身体,比如累积毒素,脑损伤,和癌症等。目前,已发展出多种重金属离子去除方法,包括液液萃取(E.Carasek,Talanta 51(2000)173.)、固相萃取(H.Bag,A.R.Turker,R.Coskun,M.Sacak,M.Yigitoglu,Spectrochim.ActaB55(2000)1101.)、活性炭吸附(L.Elci,M.Dogan,Fresen.J.Anal.Chem.330(1988)610.)、过滤、化学沉淀、中和、螯合离子交换和生物吸附等[M.Devi,M.Fingermann,Bull.Environ.Contam.Toxicol.55(1995)746,K.Brajter,E.Dabek-Zlotorzynska,Separation of metal ions on a modified aluminium oxide,Talanta 37(1990)613,B.E.Reed,W.Lin,M.R.Matsumoto,J.N.Jensen,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WaterEnviron.Res.69(1997)444,R.A.Beauvais,S.D.Alexandratos,React.Funct.Polym.36(1998)113,B.L.Rivas,S.A.Pooley,H.A.Maturana,S.Villegas,Macromol.Chem.Phys.202(2001)443.]。其中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由于其操作简单和成本低等特点发展十分迅速(P.G.Krishna,J.M.Gladis,T.P.Rao,G.R.Naidu,J.Mol.Recog.18(2005)109.)。然而,包括SPE在内的常用方法均存在弱选择分离性的缺陷。因此选择性分离在水处理与金属回收再利用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铅离子具有选择性吸附的多孔微球状吸附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合成的对铅离子具有选择性吸附的树脂,可以将混合了多种金属离子的溶液中,高选择性的只吸附铅离子,这不仅做到除去溶液中的铅离子,更方便了铅离子的回收。

一种对铅离子具有选择性吸附的多孔微球状吸附树脂,其特征在于:

主要由以下组分按照以下配比配制而成:

铅离子、去离子水、功能单体、交联剂、分散剂、致孔剂、引发剂;

所述的去离子水与功能单体的质量比为13-15:1,

所述的铅离子与功能单体的摩尔比为3-5:1,

铅离子和功能单体的摩尔总和与所述的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2-3,

所述的分散剂为功能单体质量的1-2%,

所述的致孔剂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6-7,

所述的引发剂为功能单体质量的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97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