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出汽车噪声的方法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9676.0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5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出 汽车 噪声 方法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出汽车噪声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相对传统汽车,电动汽车对环境影响较小,因此其前景被广泛看好,并且随着其技术发展,电动汽车的使用正在逐渐普及。
但是由于电动汽车以车载电源为动力,行驶时没有发动机噪声,其在高速行驶时,轮胎和风噪可以产生一定的声音;而其在低速行驶时几乎没有噪声,因此行人往往容易忽略低速行驶的电动汽车,从而引发交通事故。美国为了保护行人安全甚至出台了这样的一项规定,从2019年9月1日起,所有市场上售卖的电动汽车在时速低于18.6英里(约合30千米/小时)的情况下,必须自动发出噪声以提醒行人。且中国也提出在电动汽车时速低于20千米/小时的情况下,需通过低速行驶提示音系统输出噪声。
而现有技术中,有些电动汽车搭载了能产生“噪声”的蜂鸣器,蜂鸣器在电动汽车于特定速度阈值内行驶时输出预设噪声。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电动汽车通过搭载蜂鸣器产生噪声,蜂鸣器在电动汽车于特定速度阈值内行驶时输出预设噪声,特定速度阈值的大小是固定的,而每个地方车速定义不尽相同,必然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出汽车噪声的方法及终端,通过终端控制汽车输出噪声的过程,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定义汽车输出噪声的速度阈值。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出汽车噪声的方法,适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当与汽车的声音输出系统处于连接状态时,监测汽车行进时的车速;
当监测到所述车速达到指定速度阈值时,通过所述声音输出系统输出噪声。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当与汽车的声音输出系统处于连接状态时,监测汽车行进时的车速;
输出单元,用于当监测到所述车速达到指定速度阈值时,通过所述声音输出系统输出噪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出汽车噪声的方法及终端,使终端连接汽车的声音输出系统,并监测汽车行进时的车速,在车速达到指定速度阈值时,通过汽车声音输出系统向外输出噪声,通过终端控制汽车输出噪声的过程,用户可以自定义输出噪声的速度阈值,满足不同地区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汽车噪声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输出汽车噪声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输出汽车噪声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输出汽车噪声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输出汽车噪声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组成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组成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组成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组成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来描述XXX,但这些文件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文件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文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文件,类似地,第二文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文件。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当……时”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9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