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溶性聚氨酯免洗针脚绝缘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7325.6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7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柱;井丰喜;张笑瑞;顾建峰;罗学禹;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苏州太湖电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8 | 分类号: | C09D175/08;C09D5/25;C09D7/20;C08G18/66;C08G18/08;C08G18/32;C08G18/34;C08G18/4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溶性 聚氨酯 针脚 绝缘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水溶性聚氨酯免洗针脚绝缘漆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绝缘浸渍漆及其制备方法。是要解决现有免洗针脚浸渍漆有机溶剂用量较大,增加成本,污染环境的问题。该绝缘漆包括醇类单体、溶剂、异氰酸酯类单体、中和剂、固化剂、流平剂、消泡剂、助焊剂和水。方法:一、将醇类单体加热溶解,抽真空,保持真空,加入溶剂,混合;二、保持温度向反应釜中滴加异氰酸酯类单体,反应至异氰酸根含量达到0.4%‑0.8%,降温,加入中和剂;三、加入固化剂、流平剂、消泡剂和助焊剂,再加入水,降温即得到绝缘浸渍漆。本发明浸渍漆以水为主要溶剂,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危害,降低成本,VOC排放量降低,同时减少绝缘漆使用。本发明用于绝缘漆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浸渍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变压器针脚的作用是和线路板相连,通过焊锡焊接起到固定和导电的作用。这些针脚在进行浸渍时也会挂上浸渍漆,由于这些浸渍漆是绝缘的,针脚也变成绝缘的,不能起到导电的作用。同时绝缘漆去除不干净也会导致虚焊,使得固定也不牢固。早期处理方法是使用有腐蚀性溶剂将上面的绝缘漆洗掉,污染大,毒性大,操作麻烦,后来改进成可以直接用焊锡能够将针脚表面的漆膜焊掉,省去清洗这一步。
免洗针脚浸渍漆是一种电子变压器用绝缘浸渍漆,电子变压器元件组装后需要使用浸渍漆对元件进行浸渍处理,从而使元件组合成一个整体,并实现绝缘、防护的效果。这种浸渍漆要求具有一定的绝缘能力和粘结强度,同时还要具有针脚免洗特性。针脚免洗特性要求元器件在使用时直接使用焊锡处理便可将针脚上的绝缘漆融掉,不需要二次处理。现有绝缘漆以有机溶剂漆为主,有机溶剂用量较大,增加成本,污染环境,运输过程中易燃易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免洗针脚浸渍漆有机溶剂用量较大,增加成本,污染环境的问题,提供一种水溶性聚氨酯免洗针脚绝缘漆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水溶性聚氨酯免洗针脚绝缘漆包括醇类单体、溶剂、异氰酸酯类单体、中和剂、固化剂、流平剂、消泡剂、助焊剂和水。
上述水溶性聚氨酯免洗针脚绝缘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醇类单体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至110-130℃,完全溶解,呈无色透明,保持110-130℃抽真空至0.065-0.080MPa,保持真空30-40min,待反应釜温度降至80-120℃,加入溶剂,混合5-10min;
二、保持温度80-120℃,向反应釜中匀速滴加异氰酸酯类单体,滴加完成后在80℃下继续反应2-4h,至异氰酸根含量达到0.4%-0.8%,然后降温至50℃,制得聚氨酯树脂,再加入中和剂反应30-60min;
三、然后加入固化剂、流平剂、消泡剂和助焊剂,再加入水调节固含量为13%-20%,然后降温至室温,即得到绝缘浸渍漆。
步骤一中所述醇类单体由二元醇、聚醚多元醇、三元醇和水性功能单体组成,其摩尔比为(0-0.3):(0.5-0.75):(0-0.4):(0.1-0.25);其中所述二元醇由聚醚多元醇、1,4-丁二醇、一缩二乙二醇和二缩三乙二醇按摩尔比(0.7-1.0):(0-0.3):(0-0.3):(0-0.3)组成,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500-1000;所述三元醇由三羟甲基丙烷和甘油按摩尔比(0.5-1):0.5组成;所述水性功能单体为二羟基丙酸。
步骤一中所述溶剂为二乙二醇二甲醚或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的质量占醇类单体质量的15%-30%。
步骤二中所述异氰酸酯类单体由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1,6-己二异氰酸酯按摩尔比(0.5-1):(0-0.5):(0-0.5)组成。异氰酸酯类单体与醇类单体摩尔比为(0.98-0.99):1。
步骤二中所述中和剂由N,N-二甲基乙醇胺和三乙醇胺按质量比为(0.7-0.85):(0.15-0.3)组成。所述中和剂的质量为聚氨酯树脂总质量的5%-1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苏州太湖电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苏州太湖电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73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