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塔吊平面布置及选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5127.6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6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宁;王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C23/00 | 分类号: | B66C23/00;G06F17/5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装配式 建筑 塔吊 平面布置 选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塔吊平面布置及选型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中由于吊装墙、板、楼梯等构件重量较大,塔吊平面布置与选型是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现有基于BIM的塔吊平面布置,主要通过建立起重构件BIM模型与塔吊模型,进行塔吊范围内的起重构件重量检查,以此优化起吊重量在塔吊允许臂长范围之内(比如进行钢结构的再次拆分或将原有的30根钢筋为一捆调整为25根钢筋为一捆),并在塔吊覆盖范围内进行起吊重物的合理布置;此外,现有塔吊平面布置虽说是只进行平面布置,但实际上与塔吊竖向高度、有关塔吊安全的基础验算、塔吊型号经济性分析等内容密切相关。装配式构件作为装配式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构件,为施工现场中最重的构件形式,不能像传统的塔吊选型一样进行减量优化设计,可以说,装配式建筑塔吊的平面布置是以上传统布置思路的一个“逆向”且完全不同的过程,需要针对装配式这种特殊建筑结构形式专门进行塔吊的平面布置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合理、准确、及时的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塔吊平面布置及选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塔吊平面布置及选型方法,包括以下:
1)根据装配式建筑图纸建立三维整体BIM模型;
2)对塔吊进行初步选型;
3)获取初步选型后塔吊的安全性能和配筋数据;
4)根据安全性能、塔吊基础类型和配筋数据结合经济参数进行塔吊的优化选型,并获取塔吊的最优选型;
5)结合塔吊的最优选型完成装配式建筑塔吊的平面布置。
所述的步骤2)中,进行初步选型的塔吊型号由起重重量、塔吊悬臂长度和塔吊运行轨迹决定。
所述的塔吊运行轨迹以装配式建筑构件中最重的构件所在位置为圆心结合塔吊平面布置包络图决定。
所述的塔吊平面布置包络图中的塔吊行走包络线以塔吊水平附墙距离为塔吊距离建筑物外边缘的最大距离,由塔吊沿装配式建筑外围一圈布置形成。
所述的步骤5)中,经济参数包括塔吊基础类型、进出场费和租赁费。
所述的步骤3)中,根据塔吊标准节重量、塔吊高度、地质数据和基本参数获取安全性能和配筋数据。
所述的塔吊的高度根据装配式建筑楼层高度以及最顶部起重构件竖向尺寸和安全距离确定。
所述的塔吊行走包络线为闭合线,与建筑物外边缘平行。
所述的基本性能包括有起重臂长、平衡臂长、最大起重量、自由高度、端部起重量、标准节尺寸和重量参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针对了装配式建筑构件为最重起吊重量这一的关键因素,通过塔吊运行轨迹包络图的制作,将塔吊起重量及臂长作为塔吊选型库的重要约束条件,并结合塔吊竖向隐含参数、安全性计算、经济性计算,最终获得适合的安全经济的塔吊平面布置方案及选型内容。如此,通过本方法可以合理、准确、及时地确定装配式建筑的塔吊平面布置及选型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流程如下: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塔吊平面布置及选型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装配式建筑图纸建立三维整体BIM模型,建立的三维整体BIM模型为构件拆分深化后的BIM模型,可以很快提取出各拆分构件的基本属性信息;
步骤2、通过BIM模型统计分析装配式建筑中最重的结构构件所处楼层,如最重结构构件为叠合剪力墙板4t,位于标准层,则将任意标准层如第5层平面位置展示出来,标识出最重叠合剪力墙板的位置位于第五层标准层的西南角;
步骤3、建立初选的塔吊三维模型,;
步骤4、根据装配式建筑楼层高度及最顶部起重构件竖向尺寸及安全距离,确定塔吊高度,如45m,并将此信息存储到三维塔吊模型中;
步骤5、将楼宇所在地的地质报告等影响塔吊基础的安全性参数如水位-1.5m、地基承载力为200kpa存储录入到三维塔吊模型中;
步骤6、建立当地塔吊的进出场费、租赁费的数据库,将参数存储到三维塔吊模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51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