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3117.9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1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伍军;汪清河;陈平;刘文兵;杨铭;黄景新;胡伟;孙中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10/06;G06Q10/1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高速铁路 预制 信息化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梁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的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信息化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铁路预制梁场进行生产管理主要是依据手机电话等语言交流,也就是以“人管人”的上下级施工生产任务的上传下达。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存在一些非常严重的缺陷:信息传递效率低、误差大、因外界元素干扰等引起的信息误导等现象。尤其是在当前施工生产任务重、工期紧凑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的安排施工生产任务和工序之间的衔接是重中之重。而且随着高速铁路预制梁场施工生产管理的工厂化、标准化、规范化以及BIM信息化技术的日益成熟,这些问题也日益突出,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信息化管理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铁路预制梁场管理信息传输不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基于BIM的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信息化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于BIM技术,建立高速铁路预制梁场中箱梁的BIM模型;
服务器端根据梁场架梁施组信息,生成梁场施工工序任务;
服务器端将生成的工序任务发送至客户端以使客户端对接收到的工序任务进行发起或闭合操作;
服务器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对工序任务执行发起或闭合操作的信息并按照编号对应原则将该信息挂接在对应编号箱梁的BIM模型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搭建梁场实际生产管理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由服务器端实现整体梁场生产计划任务的推送和下发,客户端接收服务器端发送的生产计划任务,由客户端发起或闭合每道工序任务并将每道工序发起及闭合的信息同步到服务器端,由服务器将该信息挂接在相对应的BIM模型上。满足了施工生产信息传达准确、快速的需要。与传统的“人管人”的管理方式相比,不仅降低了信息传递的误差、极大的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准确性,而且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省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信息化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2细分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2所示,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信息化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至S4:
S1、基于BIM技术,建立高速铁路预制梁场中箱梁的BIM模型;
S2、服务器端根据梁场架梁施组信息,生成梁场施工工序任务;
S3、服务器端将生成的工序任务发送至客户端以使客户端对接收到的工序任务进行发起或闭合操作;
S4、服务器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对工序任务执行发起或闭合操作的信息并按照编号对应原则将该信息挂接在对应编号箱梁的BIM模型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客户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个人数码助理(PDA)、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电脑(carputer)、智能手表等客户端。
进一步地,步骤S1具体包括:
基于BIM技术,对高速铁路预制梁场二维设计图纸进行处理,得到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BIM模型;
服务器端读取所述BIM模型上的数据。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细分步骤S21至S23:
S21、服务器端根据根据梁场架梁施组信息,生成梁场施工计划任务;
S22、服务器端根据生成的梁场施工计划任务,确定相邻工序持续时间、生产一榀箱梁的施工持续时间以及每道工序的结构化数据;
其中,每道工序的结构化数据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文档、施工工序之间的关系、任务下发间隔等整个生产流程中所涉及的结构化数据。
S23、将每道工序任务的结构化数据打包存储在服务器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客户端可以实现梁场实际生产中的工序中的钢筋笼绑扎、穿橡胶抽拔棒、模板清理、支座板安装、吊装钢筋笼、内模安装、安装其他预埋件、浇筑混凝土、养生、拆内模、预初张拉、起移梁、终张拉、压浆封端、梁端防水、成品梁出库等工序任务的接受和发起,同时同步到服务器端。
进一步地,步骤S4中,客户端发送的对工序任务执行发起或闭合操作的信息,具体包括梁号、施工日期、施工工序、施工地点、施工设计量、施工实际量以及施工完成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3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