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网降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2327.6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3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洲;杨德昌;赵肖余;刘福潮;郑晶晶;彭晶;杜培东;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降损方法及装置,属于配电网节能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于任一类型供电区域的配电网,基于配电网对应的损耗模型,获取损耗模型中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对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对线损影响因子进行调整,以对配电网进行降损。由于对于任一类型供电区域的配电网,均可基于配电网的损耗模型,分析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即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不同供电区域类型、电压等级、元件损耗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从而能够结合配电网的实际损耗分布情况,定位配电网降损的薄弱环节,以实现针对性地降损。因此,降损效果较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节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配电网降 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配电网负荷逐渐增长。在过去,人们 只注重配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较多地忽视了经济性,即缺乏 统一的电网规划,使得配电网运行不够经济。尤其是配电网的电能损 耗分析等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导致电力企业在开展配电网规划、改 造时缺乏节能降损方面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其中,配电网的电能 损耗为配电网在整个电能的输送过程中,在每个输变电元件及各个输 送环节上的电能损耗。由于配电网运行经济性是实现电力工业节能降 损的重要保证,是电力企业提高竞争力重要手段,从而为了全面掌握 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指导电网运行、建设与改造,有必要对配电网 进行降损。
现有的配电网降损方法主要是利用配电网络重构、无功补偿优化 配电网运行,以及通过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来进行降损。配电网络重构 就是通过改变分段开关、联络开关的组合状态,即选择用户的供电路 径以达到降低网损、消除过载、平衡负荷及提高电能质量的目的。无 功功率补偿是通过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以提高供电效 率,改善供电环境。变压器经济运行指的是当几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时, 由于各变压器铁耗基本不变,而铜耗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从而需 按负载大小调整运行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使变压器的功率总损耗为 最小。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 上述方法都是在局部获取最优配置,以实现对配电网进行降损,而不 同配电网的供电损耗差别较大,其未考虑到不同供电区域的配电网的 实际损耗分布情况,从而导致降损过程较盲目,降损不具有针对性。 因此,降损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是利用配电网络重构、无功补偿优化配电网运行,以 及通过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来进行降损。由于上述方法都是在局部获取 最优配置,以实现对配电网进行降损,而不同配电网的供电损耗差别 较大,其未考虑到不同供电区域的配电网的实际损耗分布情况,从而 导致降损不具有针对性,降损效果不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 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配电网降损方 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电网降损方法,该方法包 括:
步骤1,对于任一类型供电区域的配电网,基于配电网对应的损耗 模型,获取损耗模型中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
步骤2,对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进行排序;
步骤3,根据排序结果对线损影响因子进行调整,以对配电网进行 降损。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基于配电网对应的损耗模型,获取损耗 模型中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对每一线损影响因子 对配电网的降损效益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对线损影响因子进行调 整,以对配电网进行降损。由于对于任一类型供电区域的配电网,均 可基于配电网的损耗模型,分析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配电网的降损效 益,即每一线损影响因子对不同供电区域类型、电压等级、元件损耗 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从而能够结合配电网的实际损耗分布情况, 定位配电网降损的薄弱环节,以实现针对性地降损。因此,降损效果 较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2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