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流派送系统以及派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1026.1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5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方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67/24;B65G47/82;B65G43/00;B07C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解明铠;刘静静 |
地址: | 31123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流 派送 系统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流派送系统和派送方法,物流派送系统包括相互对接以传递包裹的物流车和快递柜,物流车内由上至下布置多层传送带,每层中包括并排布置用于暂存包裹的多条纵向传送带以及与各纵向传送带相衔接以中转包裹的横向传送带;快递柜柜体内的后侧为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内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多条传送带,每条传送带对应一行单元柜,传送带的侧缘与对应行单元柜的后侧开放部位相对应;物流车向快递柜配送包裹时,物流车的各层横向传送带与快递柜内的各层传送带一一对接。从配货站的分拣开始,经由物流城派发至各快递柜,对包裹进行位置识别监控,可以经由指定的传送带直接传送至预定快递柜的相应位置。可提高配送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递柜和物流车相配合使用的派送系统以及派送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客户,在小区或写字楼普遍设置有快递柜,包裹在配货站经分拣后装入物流车,再由物流车派送至各个快递柜。
快递柜接收包裹时可利用快递柜内的传送带配合扫码,图像识别等方式逐渐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例如公开号为CN105416966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智能存取货柜,包括柜体,柜体内设有独立的寄货仓和取货仓;寄货仓内设有寄货柜台,取货仓内设有取货柜台,寄货仓和取货仓内均设有运输组件;柜体上还设有货物进出口和货物通道;货物通道内设有第一传送带、称重台、第二传送带、检测组件、机械手、贴码机和读码机;还包括处理器;柜体上还设有显示屏和感应器,感应器和显示屏均与处理器电连接;处理器根据获取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模式,从而实现对货物的收取和发送。用户可通过存取货柜收寄货物,不必去快递营业点。
例如公开号为CN103005912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快递中转柜,该快递中转柜为长方体,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其中左侧为小货物柜,中间为控制部分,右侧为大货物柜,小货物柜上下分为四层,每层的底板上都设置有传送带,每层的顶板上铰接有隔物板;右侧的大货物柜分为上下两层,每层的底板上设置有传送带,每层的顶板上铰接有隔物板。由于在该方案中的快递中转柜每层都设置有传送带,并且隔物板都是铰接在每层货物柜的顶板上,当排序在前的货物被取走后,排序在后的货物可以在传送带的带动下自动的调整位置。
例如公开号为CN 106408244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智能传送快递的装置、派送快递和收取快递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轨道箱、物流车、升降电梯、第二轨道箱、快递收发箱、将物流车内的快递转移到快递收发箱内或将快递收发箱内的快递转移到快递箱内的转移装置以及控制物流车进行自动传送快递的快递传送系统,升降电梯包括入口与出口,第一轨道箱与升降电梯的入口连通,升降电梯的出口与第二轨道箱连通,快递收发箱设置在第二轨道箱上。
例如公开号为CN 20552388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根据体积、送货地址对快递预先进行分类、装卸的新型智能化物流车,主要包括小件快递存放区、大件快递存放区、装卸货装置和控制装置,以实现规范化派送,高效化装卸的目的。将车厢进行区域划分,通过不同存放区域针对不同快递。
但现有技术的快递柜中,传送带上的包裹一般需要借助复杂的机械手转移到指定的货柜,每个包裹抓取一次效率不高;又或者在每一货柜内配置传送带,在配货时无法批量处理,另外物流车内的包裹向快递柜派发时需要人工介入挑选包裹,相当于再次分拣,效率不高,或需要利用复杂的机器人协助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流派送系统,从配货站的分拣开始,经由物流城派发至各快递柜,期间多采用传送带结构,对包裹进行位置识别监控,可以经由指定的传送带直接传送至预定快递柜的相应位置。可提高配送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一种物流派送系统,包括相互对接以传递包裹的物流车和快递柜,所述快递柜包括柜体,在柜体内的前侧为货仓,所述货仓包括行列分布的多个单元柜,每个单元柜的前侧设有前柜门,后侧为开放结构;所述物流车包括车厢,车厢内设有用于承载和传输包裹的传送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10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车用可伸缩爬梯式运粮机
- 下一篇:一种全包围伸缩式儿童互动体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