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配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病害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39711.0 申请日: 2017-03-10
公开(公告)号: CN106942242A 公开(公告)日: 2017-07-14
发明(设计)人: 张志伟;吴泽伟;王礼文;朱刚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3/88 分类号: A01N43/88;A01N43/80;A01P1/00;A01P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6006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组合 防治 水稻 病害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复配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病害中的应用,复配组合物的有效活性成分由氟嘧菌酯和噻霉酮组成,属于农药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在水稻上常年发生,给水稻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了重大损失。杀菌剂的科学使用是保障水稻丰产丰收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单一杀菌剂品种的大面积连续使用,容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进而导致防效下降;同时,单一杀菌剂品种的使用也存在杀菌谱较窄、使用成本高等缺陷。不同杀菌剂品种之间的复配使用是解决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扩大杀菌谱及降低使用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氟嘧菌酯为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内吸活性,可以快速被植物体吸收向顶传导,阻止病菌侵入并提高植物体免疫能力。氟嘧菌酯单独防治水稻病害时,对纹枯病和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稻瘟病和细菌性条斑病防效较差,且存在使用成本偏高以及病原菌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

噻霉酮属异噻唑杂环化合物,作用机理为:与病菌的细胞膜表面的阴离子结合或与巯基反应,破坏蛋白质和细胞膜的合成系统,从而抑制病菌繁殖,干扰病原菌细胞新陈代谢,使其生理紊乱,导致病原菌死亡。噻霉酮单独防治水稻病害时,对稻瘟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纹枯病和稻曲病防效较差,同样存在使用成本偏高以及病原菌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

可见,氟嘧菌酯、噻霉酮分别单独使用防治水稻病害时存在病原菌易产生抗药性、杀菌谱较窄及使用成本偏高等缺陷。本发明人在研究氟嘧菌酯和噻霉酮复配配方的过程中,令人意外地发现氟嘧菌酯和噻霉酮进行复配,在一定的复配比例范围内对水稻上的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均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田间应用时防效优秀,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配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病害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一种复配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病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复配组合物的有效活性成分由氟嘧菌酯和噻霉酮组成,氟嘧菌酯和噻霉酮的重量比为30:1~1:1,氟嘧菌酯和噻霉酮在组合物中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0.1%~85%。

进一步,所述病害为纹枯病,氟嘧菌酯和噻霉酮的重量比优选为10:1。

进一步,所述病害为稻瘟病,氟嘧菌酯和噻霉酮的重量比优选为8:1。

进一步,所述病害为稻曲病,氟嘧菌酯和噻霉酮的重量比优选为14:1。

进一步,所述病害为细菌性条斑病,氟嘧菌酯和噻霉酮的重量比优选为6:1。

本发明复配组合物可以制备成适合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多种应用剂型,比较好的剂型有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等。

本发明复配组合物制备成的各种应用剂型中,除了有效活性成分外,还包括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各种辅助成分。

所述的辅助成分包括但不限于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稳定剂、防冻剂、增稠剂、粘结剂、崩解剂、消泡剂、渗透剂、增效剂、防腐剂和填料等,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所述复配组合物的各种应用剂型的生产工艺均属于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复配组合物,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对水稻上的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协同增效作用显著,田间应用时防效优秀,明显好于各单剂单独使用,扩大了杀菌谱,降低了使用成本,对水稻安全,是防治水稻病害的理想药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氟嘧菌酯和噻霉酮复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试验方法: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2-2006》,采用平皿法。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表1氟嘧菌酯和噻霉酮复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9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