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造弯曲驻波操控粒子沿弯曲轨迹运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6661.0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4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章东;林洲;郭霞生;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9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造 弯曲 驻波 操控 粒子 轨迹 运动 方法 | ||
1.一种构造弯曲驻波操控粒子沿弯曲轨迹运动的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一、选择半贝塞尔函数作为目标函数,并给出该弯曲非衍射解的函数图像;
步骤二、将弯曲非衍射解的函数图像简化为相邻区间相位差为π的二极化分布,并将该二极化分布应用栅格结构实现;具体为:
(1)每一段栅格结构的宽度L与函数的区间宽度相等;
(2)栅格结构的厚度h需满足(h/λ0-h/λ1)=0.5,λ0与λ1分别为介质与栅格结构材料中声波波长,使之在栅格结构的出射面上满足相位差π;
步骤三、调整栅格结构的厚度h,具体过程为:将厚度h以h/100为间隔增加或减少,直到在中间区域的弯曲驻波场波腹与波节处声压级差至少大于3dB;减弱所生成弯曲声束的无衍射性,通过两束弱无衍射弯曲声束在操控区域形成弯曲的驻波场;调节两束声束的间隔d和无衍射性,调节驻波场的形态;调节两束声束的间隔d的具体过程为:将间隔d以d/100为间隔增加或减少,直到在两束弯曲声束的交汇区域的弯曲驻波场形态满足需要;
步骤四、分析声辐射力分布,进一步调节声束间隔d和栅格厚度h;具体为:声辐射力的分布需满足在稳态时能够将微粒束缚在波节或波腹处,如果不满足要求需照步骤三反复微调声束间隔d和栅格厚度h,优化驻波场分布;
步骤五、根据上述步骤所得到的参数制作样品,调节两束声束的相对相位,改变驻波势阱,操控粒子沿弯曲轨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弯曲驻波操控粒子沿弯曲轨迹运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支换能器位于同一侧,通过加工栅格结构实现操控粒子沿弯曲轨迹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66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