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检测五种致病菌的引物探针组合物及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6218.3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1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宋智斌;王萌竹;官宁;张加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众合天成检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51;C12Q1/14;C12Q1/10;C12Q1/04;C12R1/42;C12R1/63;C12R1/445;C12R1/01 |
代理公司: | 37241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翠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检测 致病菌 引物 探针 组合 多重 实时 荧光 pcr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检测五种致病菌的引物探针组合物,包括表1中所示的SEQ ID No.1‑15的序列引物序列或探针序列;所述各探针序列的5’端均修饰有报告基团,3’端均修饰有淬灭基团;所述报告基团有:FAM、FITC、HEX、JOE、CY3,淬灭基团有:TAMRA,BHQ、Eclipse。本发明的一种五重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可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沙门氏菌、创伤弧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五种致病菌。且运用五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这五种致病菌进行检测,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并可大幅度的提高检测效率,弥补了常规检测所存在的步骤复杂、检测周期长,不能适应大规模快速检测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同时检测沙门氏菌、创伤弧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的引物探针组合物以及多重实时荧光PCR的检测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沙门氏菌(Salmonella)、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志贺氏菌(ShigellaCastellan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是五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也是我国食品国家卫生标准中致病菌检测的5项重要指标。其中沙门氏菌是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病原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包括那些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它们除可感染人外,还可感染很多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爬行类、鱼、两栖类及昆虫。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病,它可能加重病态或死亡率,或者降低动物的繁殖生产力。创伤弧菌广泛分布在海水中,可从牡蛎等海产品中分离得到。本菌主要通过伤口接触海水造成感染,也可经口感染。经伤口感染时可导致蜂窝织炎及骨髓炎等多种炎症,经口感染时常迅速导致菌血症或败血症。感染本菌后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很高。志贺氏菌通称痢疾杆菌,是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现阶段国家标准中对上述致病菌的检测主要依靠传统的细菌培养、生化鉴定的方法,步骤复杂、检测周期长,已不能完全适应大规模快速检测的需要。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逐渐走进食品中致病菌的检测。而且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常规PCR相比,它具有特异性更强、检测周期短、能有效解决PCR污染问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由于多重实施荧光定量PCR引物之间的交叉影响,Mg2+的浓度、不同引物探针所需添加量的不同等因素的存在。致使现阶段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是单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可同时检测多个目的基因的检测体系较少,因此,建立一种以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为基础的食品中沙门氏菌、创伤弧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同时检测方法是具有实践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同时鉴别沙门氏菌、创伤弧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引物探针组合物,该组合物能快速的鉴别沙门氏菌的特异性invA基因、创伤弧菌的特异性vvhA基因、志贺氏菌的特异性ipaH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nuc基因,单增李斯特菌的特异性prfA基因,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众合天成检验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众合天成检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6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