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热膨胀和高气孔率堇青石陶瓷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5368.2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0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萍;韩桢;张文帝;张欣彦;王丹孚;闫劭;王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8 | 分类号: | C04B38/08;C04B35/195;C04B35/622;C04B35/626;C04B35/63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李荣武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热 膨胀 气孔率 青石 陶瓷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低热膨胀和高气孔率堇青石陶瓷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充分利用原料自身结构,包括硅藻土自身具有网孔结构,滑石、高岭土具有的层状结构,埃洛石具有的管状结构,这些网状、片状和管状结构在陶瓷烧结过程中保留,以其为模板原位合成堇青石,形成纯相堇青石陶瓷。这些结构交叉组合,可以提高陶瓷的气孔率,同时可避免堇青石在陶瓷中定向排列,可以有效降低陶瓷的热膨胀性。在陶瓷混合料中加入合适的添加剂,可以有效减小堇青石的热膨胀异向性,进一步降低陶瓷的热膨胀系数。最终获得气孔率大于65%,热膨胀系数小于0.1×10‑6/℃的堇青石多孔陶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热膨胀和高气孔率的绿色环保材料及制备方法。充分利用原料结构,以其为模板原位合成纯相堇青石,并添加能够减小堇青石热膨胀异向性的添加剂,最终获得低热胀、高气孔率的堇青石陶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堇青石陶瓷具有热稳定性好,结构疏松,低热膨胀性能良好的特点,并且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可以制备多孔壁薄,升温速率快的蜂窝陶瓷,在其表面喷涂催化剂,作为催化剂的载体。同时蜂窝堇青石陶瓷比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有害物质,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使催化剂和有害物质充分接触,使催化剂被活化从而讲解有害物质。因此堇青石常被用来净化汽车尾气和各种工业废气。
2010,朱凯在“低膨胀堇青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表明:以高岭土、滑石和矾土为原料,以(TiO2,Al2O3)为添加剂,添加15wt%后,材料中生成低膨胀钛酸铝相,膨胀系数降低为2.1×10-6℃-1。《中国陶瓷》2012,48(1):18-20,罗民华在“锂辉石对堇青石多孔陶瓷的影响”一文中,添加5.0wt%的锂辉石为添加剂,获得了热膨胀系数为1.73×10-6℃-1的堇青石多孔陶瓷。《非金属矿》2011,34(3):35-37刘振英在“Bi2O3对合成堇青石性能的影响”一文中,添加6wt%的Bi2O3可使堇青石的热膨胀系数从2.37×10-6℃-1降低到2.08×10-6℃-1。《非金属矿》2007,30(1):17-19,赵军在“煤系高岭土合成堇青石工艺研究”一文中,添加2wt%BaCO3,合成堇青石的热膨胀系数最小,为1.84×10-6℃-1。201610341915.8,康宁公司在“堇青石多孔陶瓷蜂窝体制品”专利中,最低可使堇青石蜂窝陶瓷热膨胀系数降低到0.1×10-6℃-1。
《硅酸盐通报》2016,35(12):4267-4271,张浩在“纤维素基对多孔陶瓷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添加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改性的微晶纤维素(MCC)为造孔剂,添加含量为20wt%时,可获得54.1%的显气孔比例。《山东陶瓷》2005,28(1):3-5,陈艳林“以淀粉为造孔剂制备多孔陶瓷”一文中,添加一定含量的淀粉为造孔剂,制备出了表观密度为1.15-1.52g/cm3,显气孔率为30.9%-47.7%的多孔陶瓷。《人工晶体学报》2013,42(4):737-741,李月丽在“成孔剂对堇青石蜂窝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添加中空丙烯酸发泡树脂小球为造孔剂,可使堇青石蜂窝陶瓷的孔容增加到0.33cm3/g。200480003007.3,康宁公司在“堇青石陶瓷体和方法”专利中添加造孔剂可使气孔率达到65%。目前,美国Corning公司和日本NJK公司可获得热膨胀系数仅为0.1-0.5×10-6℃-1的堇青石陶瓷制备方法。当前国内市场仍然销售热膨胀系数为1.6-2.0×10-6℃-1的堇青石陶瓷,与国际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53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