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苏的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7097.6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4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翟洪平;刘荣贵;许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侗乡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6;A01C1/08;C05G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苏 育苗 方法 | ||
1.一种紫苏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预处理:选取颗粒饱满、无机械损伤的紫苏种子,先用预处理液浸泡30~35min,将种子捞出沥干,再将紫苏种子置于30~40℃,相对湿度为50~55%的环境下,将种子平铺,用毛巾盖住,按500~550ml/m2的标准,每隔2小时喷洒一次生长剂,2d后,将种子取出,用药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其中种子和药剂按1∶1.8~2.2的质量比混合备用;
(2)建苗床: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耕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透气良好、富含腐殖土的土壤做苗床,按120~150kg/亩的标准将改良剂加入到苗床中,拌匀,自然放置7d后,可开始播种;
(3)田间管理:播种后即对苗床进行浇水,亩浇水量为80~100kg,直到种子出苗,此期间保持苗床温度为24.5~26.5℃,相对湿度为25~35%,待右苗长至5~8cm时,对苗床喷淋促进剂,将温度升至27.5~28.5℃,相对湿度为20~22%,期间对苗床进行人工除草,待幼苗长至20cm以上即可移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苏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液,是将0.5~0.7%的双氧水、12~15%的酒精和0.25~0.28%的生理盐水按1~1.5∶0.8~1.2∶2~3的质量比混合,超声处理3~5min即可,其中预处理液的温度为25~2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苏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长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萘乙酸钠15~20、维生素C11~15、柚子皮提取液20~30、中药提取液20~30、微量元素8~12、沼液20~25、豆粕3~5、秸秆4~6、动物骸骨1.2~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苏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长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是将豆粕、秸秆和动物骸骨粉碎后,与沼液混合,置于发酵室,以0.5~0.8℃/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50~55℃,相对湿度为25~30%,发酵12~15h后,将温度降至25~30℃,相对湿度为45~55%,发酵6~8h,过滤得滤液;
(2)将剩余的原料与步骤(1)得到的滤液混合,30~35℃下恒温水浴搅拌1~1.2h,过滤,取滤液,装进喷壶即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紫苏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柚子皮提取液,将柚子皮的白瓤部分取出,加水熬煮至白瓤呈絮状,过滤,浓缩至滤液含量的1/3,加入浓度为75%乙醇的浸泡4~5h,回收乙醇,加入乙酸乙酯,加热回流2次以上,每次20~25min,回收乙酸乙酯,即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紫苏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提取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半枝莲15~22、木通2~3、淡竹叶20~25、银柴胡6~10、忍冬藤12~18、紫苏梗15~19、地骨皮18~22、紫花地丁18~2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苏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50%克菌丹1.5~2、75%百菌清2~3、乙蒜素5~8、连翘粉10~15、雷丸粉4~7、腐殖酸土20~30、固氮菌1.2~1.5、枯草芽孢杆菌1.8~2.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苏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珍珠岩10~20、废菌棒15~20、谷壳6~10、河道底泥12~18、茶叶渣8~1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苏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进剂,尿素20~30、磷酸二氢钾18~25、硫酸钾10~20、维生素A2.5~3.5、维生素C3~4、甘氨酸0.25~0.35、泽泻8~12、海金沙10~15、赤小豆8~12、鹤草芽3~4、桑寄生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侗乡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侗乡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70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