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化钴锡/介孔氮化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6331.3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4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梁倩;张淼;李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C02F1/3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 氮化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硫化钴锡/介孔氮化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人类必须面临的两大重要挑战。光催化技术以丰富、清洁的太阳能为动力,具有操作简便、高效节能、清洁无毒等优点,成为解决这两大问题的研究热点。
作为一种非金属催化剂,石墨相氮化碳(g-C3N4)因具有独特的能带结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廉价易得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领域。但是传统的g-C3N4比表面积较小、对可见光利用率较低等缺陷限制了它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通过控制形貌对g-C3N4进行改性是改善这些不足的方法之一。介孔氮化碳(MCN)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一般来说比表面积越大,光催化反应活性位点越多,越有利于光催化反应的进行,因此成为众多研究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硫化物是光催化反应过程中一种常用的催化剂。但是常用的二元硫化物带隙能较大、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光腐蚀。而三元硫化物具有稳定性好、带隙能小、可见光响应等特点,吸引了研究者们的注意。
本发明制备了SnS2、CoS2、SnCoS4硫化物,并将其负载在MCN上得到复合催化剂,将其应用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亚甲基蓝(MB)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出一种高效催化剂,提供硫化物/介孔氮化碳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出的复合催化剂催化效率较高且整个制备方法简单。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是:
硫化物/介孔氮化碳复合催化剂通过原位生长法制备而成,研究了二元硫化物及三元硫化物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并探究了不同比例的催化剂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其中所述的SnCoS4/MCN(0.5)复合催化剂对MB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
本发明所述的硫化物/介孔氮化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介孔氮化碳(MCN)的制备
SBA-15模板的制备:称取三嵌段共聚物P123在30℃搅拌条件下溶于HCl溶液,之后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在40℃下搅拌24h,然后将溶液倒入高压反应釜130℃反应24h,冷却后抽滤并用蒸馏水洗涤,60℃烘干后放入陶瓷坩埚中,550℃煅烧4h以除去P123。
MCN制备:称取双氰胺搅拌条件下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并逐滴加入到放有SBA-15的烧杯中。搅拌6h后再放入超声波清洗器(频率为50KHz,功率密度0.24W/cm2)超声2h,之后将烧杯放入90℃油浴锅中过夜干燥。得到的固体经研磨后放入陶瓷坩埚中,550℃煅烧4h,升温速率为3℃/min,冷却至室温,研磨得到的棕褐色固体置于NH4HF2溶液中浸泡两天,之后进行离心并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得到的棕黄色固体在100℃真空干燥即为MCN。
其中步骤(1)中双氰胺与SBA-15的质量比为10:1。
(2)硫化物/介孔氮化碳的制备
分别称取L-半胱氨酸、SnCl4·5H2O、CoCl4·5H2O溶于蒸馏水搅拌条件下逐滴加入到MCN溶液中,持续搅拌2h后将混合溶液转入到高压反应釜180℃反应24h。冷却后进行离心并用蒸馏水、无水乙醇洗涤,80℃烘干即可。
按照此方法,分别合成SnS2/MCN、CoS2/MCN、SnCoS4/MCN(0.3)、SnCoS4/MCN(0.5)、SnCoS4/MCN(1.0)复合催化剂,并合成了SnS2、CoS2、SnCoS4单一催化剂。
其中步骤(2)中L-半胱氨酸、SnCl4·5H2O、CoCl4·5H2O的摩尔比为1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6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