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萝卜种植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2389.0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2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防城港市港口区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C23/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8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萝卜 种植箱 对称 四方体结构 营养液 施肥功能 室内种植 箱体中部 自动灌溉 块茎 储水箱 添加槽 支撑架 箱壁 种植 观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萝卜种植箱,它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采用四方体结构,所述箱体底部其中对称的两面各设有2个储水箱,所述箱体中部其中对称的两面各设有1个营养液添加槽,所述的箱壁顶部设有4根支撑架。本发明白萝卜种植箱结构简单,具有自动灌溉、施肥功能,专为种植单个体白萝卜而设置,主要用于白萝卜的室内种植或观赏种植。解决了白萝卜块茎不断长大而面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萝卜种植箱,尤其是涉及一种单个方体白萝卜种植箱,属于农业种植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白萝卜,根茎类蔬菜,十字花科萝卜属植物,萝卜一、二年生草本。根肉质,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根皮绿色、白色、粉红色或紫色。茎直立,粗壮,圆柱形,中空,自基部分枝。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通常大头羽状分裂,被粗毛,侧裂片1-3对,边缘有锯齿或缺刻;茎中、上部叶长圆形至披针形,向上渐变小,不裂或稍分裂,不抱茎。
由于白萝卜块茎比较粗壮,在逐渐长大过程中会将周边的土壤挤压开,在土壤中占据比较大的空间,且块茎成形后有一部分露出地面,土壤不结实会造成白萝卜倾斜,一般将白萝卜种植在农田中都不会产生这些问题,萝卜块茎较粗壮,具有观赏性,很多爱好者将其种植于室内供观赏,将白萝卜种植室内需要种植箱,也就是盆栽式的种植,但将其用于盆栽式的种植或单体种植需要考虑白萝卜生长面临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用于单体种植白萝卜的种植箱较少,一般的种植箱不适宜种植白萝卜。
说明书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白萝卜种植箱。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一种白萝卜种植箱,它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采用四方体结构,所述箱体底部其中对称的两面各设有2个储水箱,所述箱体中部其中对称的两面各设有1个营养液添加槽,所述的4面箱壁顶部各设有1根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的同一面的储水箱之间设有连接管,储水箱、连接管与箱体的连接壁上设有微孔。
优选的,所述的箱体中部其中对称的两面采用弹性塑胶材料制作且具有褶皱形。
优选的,所述的营养液添加槽与箱体的连接壁上设有微孔。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架顶部设有弧形挡块,所述的面向箱体中心的弧形挡块表面设有柔软的海绵。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架具有弹性并向箱体中心倾斜25°-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白萝卜种植箱结构简单,具有自动灌溉、施肥功能,专为种植白萝卜而设置,主要用于白萝卜的室内种植或观赏种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白萝卜种植箱,它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采用四方体结构,所述箱体1底部其中对称的两面各设有2个储水箱2,所述箱体1中部其中对称的两面各设有1个营养液添加槽3,所述的4面箱壁顶部各设有1根支撑架4。
所述的同一面的储水箱2之间设有连接管5,储水箱2、连接管5与箱体1的连接壁上设有微孔7。
所述的箱体1中部其中对称的两面6采用弹性塑胶材料制作且具有褶皱形。
所述的营养液添加槽3与箱体1的连接壁上设有微孔7。
所述的支撑架4顶部设有弧形挡块8,所述的面向箱体1中心的弧形挡块8表面设有柔软的海绵9。
所述的支撑架4具有弹性并向箱体1中心倾斜25°-3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防城港市港口区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防城港市港口区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2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枇杷幼苗矫正装置
- 下一篇:智能型分离式种养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