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软件架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0042.2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3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恒长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董李欣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软件 架构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软件架构系统,所述嵌入式软件架构系统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双向连接的操作系统单元、通信适配单元、收发数据管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业务逻辑单元;以及上述系统还包括故障检测单元和故障处理单元。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软件架构系统,可提高新旧项目继承性,提高软件开发可靠性,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可通过更新数据处理单元、业务逻辑单元迅速完成新旧项目升级,提高更新效率,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嵌入式软件架构系统,属于嵌入式软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在对新的软件进行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历史项目发挥的借鉴作用日益突出,软件重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VxWorks等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下开发的软件,多由c语言等面向过程语言实现,具有较差的重用、扩展性能;在承担复杂任务时,软件的维护难度随任务复杂程度的上升而上升,以至于需求的些许更改都会给整个软件带来灾难性后果。
VxWorks:美国风河公司(Wind River)开发的一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通信、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
Tornado:美国风河公司(Wind River)开发的一套强大的图形化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能够实现创建和管理工程、建立和管理宿主机与目标机之间通信以及运行、调试和监控VxWorks应用等功能。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英语: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简称:XML),是一种标记语言。标记指计算机所能理解的信息符号,通过此种标记,计算机之间可以处理XML所包含的各种信息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软件架构系统,主要用于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解决面向过程语言所带来的较差的重复利用性能、扩展性能的问题;(2)在承担复杂任务时,软件的维护难度随任务复杂程度的上升而上升,以至于需求的些许更改都会给整个软件带来灾难性后果。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嵌入式软件架构系统,应用该系统,开发人员可大大提高软件的扩展性、可重用性;可封装大部分由于需求变更引起的软件的变化,避免重复进行测试工作,节约人力物力。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嵌入式软件架构系统,所述嵌入式软件架构系统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双向连接的操作系统单元、通信适配单元、收发数据管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业务逻辑单元;以及上述系统还包括故障检测单元和故障处理单元。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一种嵌入式软件架构系统,所述操作系统单元包括VxWork操作系统模块及与各通信函数接口对应的驱动模块。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一种嵌入式软件架构系统,所述通信适配单元,用于对所述操作系统单元中的所述通信函数接口进一步封装,以获得统一的初始化、调用函数接口。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一种嵌入式软件架构系统,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接收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发送数据模块;其中,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交由数据存储模块存储、并通知业务逻辑单元处理;数据存储模块对全局数据进行管理,记录、更新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及从业务逻辑单元接收的外部指令;发送数据处理模块提供组帧功能,根据需要将数据存储模块的数据、以及从业务逻辑单元接收的指令组成既定结构的帧,组帧结果交由收发数据管理单元下发、上传。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一种嵌入式软件架构系统,所述收发数据管理单元用于对从通信适配单元收到的数据进一步封装,从所述通信适配单元获取数据组织成标准帧,并作初步校验,将校验合格的帧放入共享内存,通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的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周期性检查数据处理单元的发送数据处理模块是否存在发送数据需求,若有,将数据从共享内存中取出,按照需要的发送逻辑发送到通信适配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恒长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恒长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00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